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节气后雨水增多,大部分地区将进入雨量充沛的时节,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种气候特点对于人体来说, 容易出现困倦、乏力、厌食的情况。其实是滋长体内的湿热,出现湿热困脾的情况,导致人体所以,芒种时节的养生要以养脾胃、清湿热为主。

日常起居,注意这些

0 1.

清爽除湿热

夏季白天时间较长,适当的午睡也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保证下午精神饱满,心情轻松愉快。

潮湿炎热的天气,会让人容易出汗,并且心生倦怠,这个时候,适当调整室内温度,必要时降低室内湿度,会让人觉得环境凉爽,改善困倦的感觉,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另外,出汗后及时洗澡,保持身体干爽,也是避免湿热邪气伤人的主要方法。

0 2.

清淡饮食养脾胃

清解暑热、健脾益胃的食物可以多吃,绿豆汤、酸梅汤、黄瓜、西红柿、苦瓜、苦菊,适当食用粥类食物,达到补水健胃的目的,茯苓粥、薏苡仁粥、白扁豆粥等。

食疗推荐:

凉拌黄瓜

黄瓜、西瓜皮各适量。将黄瓜洗净切条,西瓜皮去掉外面翠衣,切条。加盐、味精等调料腌制10分钟后,点入香油后即可食用。

黄瓜具有清热利水的作用,中医古籍中将黄瓜用于治疗四肢浮肿,火眼赤痛等疾病。而西瓜皮的作用清热生津、利尿解暑,通过简单的调味,这道菜肴具有清淡的口感,同时又可以起到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需要注意:此菜肴偏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来说,并不合适。

二豆粥

薏苡仁、红豆、绿豆各50g。这三种食材洗净入锅,加适量的水,小火煮至成粥即可食用。

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肿的作用,红豆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而绿豆具有清热消暑、利水解毒的作用。而且现代营养学认为这三种食材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钾等容易随汗液一同流失的营养素。在炎热易出汗的夏季,喝上一碗这样清暑去热,滋养脾胃的粥品,对维持身体健康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此粥品中所含食材均为主食,对于糖尿病人群来说,需要注意熬煮时间和进食量,具体可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来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时·饮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酸梅汤主要有 解热、止渴、防暑、杀菌的功效,在炎夏季节是倍受人们欢迎的饮料。

酸梅汤

原料(2人份):乌梅50克、山楂15克、甘草2克、冰糖15克。做法:上述加800毫升水一同煮,晾凉后代茶饮。

时·养

适当午休打盹: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多数人在这个时节的通病——懒散、四肢困倦的状态。其原因是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所致。在日中时尽量避免外出,适当午休,可以快速恢复体力。

闷热天气人体容易大量出汗,要注意适当补充钾元素。出汗后不要马上喝过量的白开水或糖水,可喝些果汁或糖盐水。水果中以香蕉含钾元素最高,蔬菜以菠菜、苋菜、香菜、青蒜、土豆等含钾元素较高。

拒绝冬病潜伏:某些冬季常发疾病,其致病因素往往产生于夏季,只是由于夏天炎热没有立即发作而潜伏体内。从初夏开始,患者就必须注意生活习惯。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病症患者在夏季不宜洗冷水浴或游泳,避免夜宿室外,不睡地板,最好别穿短裤短裙。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在夏季应防风寒,除上述禁忌外,还要少食甚至禁食冷饮。慢性腹泻及虚寒性胃痛患者,如慢性腹泻、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同时还要注意,别过多食用瓜果及冷食。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