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企業研發機構是空殼,誰逼出假創新?

半月談記者 蔣芳 王珏玢

沒有研發人員、沒有專利版權、沒有研發設備,依靠一個研發中心的空殼機構,卻能成爲高新企業騙取享受優惠政策。近幾年來,各地都在將科技作爲經濟轉型升級的第一推力,但這種創新的渴望,在部分地區卻異化爲建機構、掛牌子、實現全覆蓋的數字遊戲。知情人士提醒,要警惕轉型焦慮症逼出形式主義創新。

高新企業研發“空殼化”

廣東一家在天貓和京東等購物平臺銷售家居燈飾的企業,通過中介編造3個軟件著作權用於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在中介的指導下,編造虛假研發設備租賃合同用於欺騙調查組,製造存在研發的假象。事實上,公司根本沒有研發設備和人員。

另外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環保科技企業,沒有研發場地設備,不具備研發條件,經過中介機構包裝造假,在2017年竟然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研發人員、設備靠租借,專利版權、研發成果靠編……近年來,企業成爲創新研發主體的地位突出,企業依靠一個空殼研發中心搞假研發、假創新的案例在各地並不鮮見。

對企業來說,設立研發中心是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之一。一名負責產學研對接的科研院所人員給半月談記者算了筆賬:只要認定爲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一下子就能降低10%。有些地方設立研發機構能給幾十萬元補貼,再加上不少基層政府還許諾,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可以在項目申報、金融支持上得到各種優惠,對企業來說,這實在是合算的買賣。

但是,即便研發中心是真的,研發投入也是一筆“亂賬”。A股一家上市科技企業的年報曾引發“圍觀”,截至2018年度,公司共有2184名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的45.21%,高於同類公司數倍。其研發費用中有83%用於研發人員的薪資發放,企業四成利潤來自退稅和補助。

“企業研發費用是個比較神奇的項目,它能屈能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他曾經手過一家企業,研究目標是一款智能音箱專利,購買設備清單有聲學實驗室、電子實驗室等。“可笑的是,這項專利居然就是企業自己過去的研發成果。列支眼下的研發經費,賺着未來的獎勵補貼。”

高數字=高創新?

東部地區某省領導在公開會議上質問:爲什麼全省九成大中型工業企業設立了研發機構,但超過一半沒開展研發活動?

近年來,建立以企業爲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成爲共識。目的是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產學研科技合作,爲企業產品升級和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強化科技成果研發和轉化。

這一正確導向在實踐中怎麼成了“盆景”?受訪人士分析,各地都在將科技作爲經濟轉型的第一推力。但實際中,研發創新的“冷板凳”卻不是人人坐得、個個等得。相對而言,建機構、掛牌子,搞統計數字的提升,成績容易亮眼,也容易速成,繼而成爲了推進創新的“硬抓手”。

從公開資料看,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這個數字,已是不少地方展示創新實力的“硬指標”。四川省提出,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比例力爭達到18%;廣東省要求2020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提升到40%以上;山東省在部門文件中則明確寫道,到2020年底要實現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

mg>

半月談記者採訪發現,各地對什麼是企業研發機構界定模糊,口徑也是鬆緊不一。有的把博士後、院士工作站和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算作研發機構,有的一股腦把各種設計、創新平臺、實驗室全算進去。還有些地方,爲了一些重要節點的“統計需要”,甚至默許幾個工作人員掛塊牌子、挪點其他花費作爲“研發成本”就稱爲研發機構的做法。

“牌子有三塊,班子就一套,做的事都差不多。”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的研發部門負責人透露,“不同的部門有不同門檻,申報材料也要有所區分,審覈也是不同歸口部門負責,優惠政策也各有一套辦法。”

一位地級市的科技局負責人坦言:“抓指標建設看起來很科學,但有生有死本來就是企業經營的常態。追求一個穩定的高覆蓋率來強調科技創新,到底能不能代表一個地區的創新能力?”

轉型焦慮或逼出假創新

脫離實際意義的“觀賞性”數據甚至假統計,爲什麼會在管理部門的內行人眼皮底下,連年風生水起?

“既有能力不足,也是把關不嚴。”一位基層科技部門負責人坦言,一方面是專業中介造假手段高明、甄別不易,另一方面,是因爲轉型升級的焦慮,爲了大力引導和提高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審覈失之於寬。

一位負責產學研對接的科技人員說,他就職於國內一家權威科研院所,所在的部門,因爲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經常被當做正面典型。即便如此,他仍然感慨,有相當部分企業研發創新是爲了各種優惠和上級要求而“運作”出來的,所謂研發機構僅僅是換了個名字。

對政府來講,提高包括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等數據,是一項重要政績。半月談記者注意到,除了國家和省級研發機構,各個地市、區縣,甚至園區高新區,也都在積極推動轄區內企業研發機構的建設。基層政府官方網站上,近兩年密集出現了不少鼓勵新建企業研發機構的文件,多以“完成當年企業研發機構佔有率達到XX”爲目標。

指標建設也是一種路徑依賴。半月談記者在基層採訪時問到當地的科技創新情況,受訪部門常常會提供一堆數字,但講到具體行業前景又說不清楚。上級部門在推動各地創新工作時,也常常會設計若干項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每季度通報指標檢測結果,爲全市及各縣區在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中“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提供參考依據。

“一些數據不宜被賦予太多不該承擔的意義。改變轉型焦慮催生出的假創新,就得從破除數字依賴做起。”一位科技幹部說,考覈激勵、發現人才、提拔幹部不能只看花團錦簇的數據。必須真正沉到企業去,瞭解他們的發展訴求、創新障礙,纔可能推動創新。

曾在地方政府掛職分管科技的一位大學教授說,企業創新真正需要的,是具體而細微的幫助。他舉例說,一些企業有創新勁頭,購買了先進儀器,卻因場地不合、零件不全不能用。還有的企業聘請碩士、博士,卻總擔心人才政策落實不了,高薪請來的人才幹不長。相比好看的牌子、數字,也許排除一個故障、落實一份待遇更有用、更實在。

(完)

來源:《半月談》2020年第5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