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峻發自美國硅谷

加州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五年後讓加氫和加油一樣便宜,讓氫燃料車真正成爲加州民衆的主流出行選擇。

加州應對氣候變化宏圖

和大多數問題一樣,在氣候變化的問題上,特朗普政府鐵心向右,加州政府堅定向左。雖然特朗普政府上臺後退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氣候協定,大力鬆綁和扶持傳統化石能源開採,但在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加州,無論誰上臺執政都不會改變環保減排的決心,從中國觀衆最熟悉的共和黨州長施瓦辛格就開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阿諾州長也是加州投資氫能源的最先推動者。

2017年,加州政府頒佈州法AB 398,提出了美國最激進的減排目標;計劃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減少40%,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比1990年減少80%。這意味着加州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從2017年的4.24億噸急劇減少到2.58億噸。

但從目前的進展來看,加州政府並沒有完成既定的減排目標;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下滑更帶來了新的挑戰。要實現如此激進的減排目標,全面轉向可再生清潔能源是關鍵手段。加州已經提前兩年實現了三分之一的電力來自太陽能、風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計劃2030年將這一比例提升到三分之二。

此外,加州政府還在今年修改了新能源車發展規劃,將2030年的零排放車輛數量目標從原定的500萬輛提升到750萬輛。鑑於目前加州只有65萬輛零排放車,這一規劃意味着未來十年加州新能源車將迎來巨大的市場增長契機。除了繼續扶持電動車,氫能源車同樣是加州政府正在大力扶持投資的新能源車。

優勢和挑戰都很明顯

毫無疑問,氫燃料車有着諸多明顯優勢。除了真正無污染零排放之外,氫燃料車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像汽油車一樣,在3-5分鐘內就完成加氫上路行駛,而無需像純電車那樣需要耗時等待充電。而且氫燃料車每次加氫基本和汽油車一樣,可以行駛超過360英里(摺合579公里,來自加州政府數據)。

雖然特朗普政府取消了7500美元的新能源車購置退稅,但是加州還保留州退稅優惠,純電動車每輛補貼2000美元,氫燃料車補貼4500美元。但氫燃料車普及依然存在着加氫成本和加氫網絡的限制。氫供應不穩定,加氫站數量少,投資成本太高,液壓氫價格高,只有這些都是制約氫燃料車普及的關鍵瓶頸。

目前加州一共只有不到50個加氫站,主要集中在舊金山灣區和洛杉磯地區。硅谷所在的聖克拉拉郡目前已有5座加氫站,還有5座正在建設中,大體可以滿足需求。但從短期來看,氫燃料車依然只能在本地通勤使用,從灣區到洛杉磯中途只有一座加氫站,離開加州更是可能寸步難行(大膽一點的話,把可能去掉)。

制氫工廠的產能和安全性也是一大問題。去年6月,硅谷聖克拉拉的制氫工廠爆炸,直接導致硅谷數個加氫站荒廢數月時間,居民的氫燃料車只能被迫停車積灰。豐田、本土和現代等氫燃料車企只好爲這些車主提供燃油車型暫時使用。爲了節省車輛閒置期間的保險費,一些車主更選擇把氫燃料車回售給經銷商,直接更換新車。

加氫像加油一樣便宜

爲了真正解決制約氫燃料車的普及問題,加州政府下屬的加州能源委員會(CEC)本月正式發佈了《加州可再生制氫工廠部署與建造路線圖》。按照CEC的部署規劃,五年之後加州氫燃料車加氫將像加汽油一樣便宜。這份報告是交由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的先進電力與能源項目撰寫的。

加州政府投資氫能源的資金主要來自兩部分。2007年通過州法案AB 118創建清潔交通計劃(施瓦辛格州長在任時),每年投入1億美元,授權CEC開發和部署可替代與可再生能源以及先進交通技術,幫助加州實現氣候變化政策。2013年加州通過州法AB 8,在2024年之前每年投入至多2000萬美元(佔到CEC年度預算的20%)用於鋪設加氫站。

在實現成本經濟的情況下,加州政府預計2030年加州可再生氫能源的需求將達到4億噸,到2050年達到40億噸。交通出行將是氫能源的主要需求,其次是煉油、發電、取暖、工業等需求。需要強調的是,加州規劃的是可再生氫能源,即通過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電解制氫。加州本身就擁有極爲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

現在加州的氫能源乘用車只有8000輛左右。主要銷售車型包括豐田Mirai、本田Clarity、現代Nexo等等。不過無論是銷售或是租賃的氫燃料車,都免費贈送三年的加氫費用,還有加州政府的4500美元的新能源車購置退稅補貼。在這樣的預計下,加州政府預計2030年輕型乘用車的氫燃料車將增加到25萬-100萬輛。除了家用車,氫燃料車在用於重型卡車或者公交巴士方面甚至更有可行性。

氫能源領域的特斯拉

加州政府預計,到2025年加州氫燃料的出廠價格會降低到每公斤2美元。而加氫站的分發價格會降低到每公斤6-8.5美元,大大低於目前每公斤13-16美元的價格。如果按照行駛里程換算的話,這大致相當於氫燃料車主的加氫成本是每加侖(3.7854升)汽油價格2.4-3.4美元,基本和加州目前的汽油價格持平。

爲方便國內讀者理解,簡單換算一下,這相當於到2025年在加州開氫燃料車就相當於開汽油車享受人民幣4.5-6.3元/升的油價。而且這還是在政府補貼之前的價格,意味着補貼之後還可能更低。鋪設1000個加氫站。

這一價格目標並不誇張。氫能源車企尼古拉(Nikola Motors)創始人崔沃·米爾頓(Trevor Milton)在亞利桑那投資建設太陽能制氫工廠,他預計自己的制氫成本將降低到每公斤2.5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尼古拉就是氫燃料車領域的特斯拉,他們的公司名字也來自於傳奇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這家公司先後推出了重卡和皮卡等氫燃料車。

2014年創辦的尼古拉上週以借殼上市的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雖然一輛車還沒有正式交付,股價卻急劇飆升,目前市值已經達到了234億美元。創始人米爾頓的身價超過80億美元。顯然市場投資尼古拉的原因是看好氫燃料車的前景。米爾頓甚至相信有一天尼古拉會超越特斯拉,成爲最大的新能源車企,因爲他押注在氫燃料車,而馬斯克則堅守純電動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