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

南充市營山縣安化鄉牛尾村,整個山村有428戶村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43戶,是川中監獄的定點幫扶村。在這裏,民警周榮作爲第一書記,牢記宗旨,紮根基層,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地地道道的村裏人,他不慌、不亂,不怯步,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民一起,聚民心辦實事,因地制宜謀發展,脫貧攻堅的步伐走得越來越堅定與從容。

攥指成拳聚民心

由於地處偏僻,牛尾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物質條件缺乏,村民們“靠天喫飯”思想嚴重,整個村也缺乏凝聚力。初到牛尾村,對全村428戶村民進行全覆蓋走訪後,周榮感受到了肩上的壓力,但這也更堅定了他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決心。

面對大部分貧困戶思想觀念比較陳舊,缺乏自主脫貧的底氣與信心等主要問題,周榮認爲只有班子強了,才能更有力量齊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爲此,作爲駐村第一書記的他定期召開村黨支部黨員幹部生活會積極開展談心談話,積極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和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他精心備課,將黨課課堂從室內搬到了村莊樹底下、村民家裏、田間地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遍又一遍地向大家講述着一個又一個“接地氣”的脫貧勵志故事,讓村裏的貧困戶更加透徹地理解黨和政府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與策略,利用學習、教育、討論等形式加強基層村委班子建設,提高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戰鬥力。

傾心幫扶得民心

古語有云“民之所憂,我所思;民所思,我所行”。扶貧幹部初到一線工作,難免被羣衆質疑,需要放下架子,迅速轉變角色。“要開展扶貧幫扶,首先要掌握最全面的一手資料。”周榮從駐村那一天開始,把熟悉村情、摸清家底作爲開展工作的第一步。一開始周榮喫了不少閉門羹,有羣衆認爲周榮是來“鍍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貧,心裏不免對他產生怨氣。他爲了能融入羣衆,登門入戶去家訪,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聽羣衆說實話、講真話,甚至聽氣話、惱話,真心爲百姓辦事,取得羣衆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最終走進了百姓的心裏。

撲下身子幹實事

扶貧期間,周榮經常對四類人員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分散特困戶和貧困殘疾人)進行走訪和問題調查,以便隨時掌握動態信息。幫助村民種花椒、搬肥料,送危重貧困戶陳善金到營山縣醫院救治,這樣的事情他每天都在做。

青蒿、核桃、黑山羊......他在村道鄉間來回穿梭,問冷暖、講政策、拉家常,村經濟產業得到發展,村民的收入顯著提升,幸福指數日益提升。他就像是一頭勤勉耕耘的老黃牛,他始終不忘初心,以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堅守在這鄉間廣袤的土地上。

牛尾村

2020年年初疫情來襲,周榮迅速組織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員分組挨家挨戶、深入田間地頭宣傳疫情防控、春耕生產等知識,指導農民在疫情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分時、分散下田。在路上,周榮只要遇見不戴口罩的村民,一定會上前耐心勸說,再三叮囑要做好防護消毒、體溫測量等,並告知村民最好就待在家中,不要聚集、不要扎堆,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同時他在入戶期間還更多地瞭解了貧困戶的生活及家人的身體情況,爲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不但促進了問題的儘快解決,也贏得了羣衆的信任。

他視村民爲親人,把羣衆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走院串戶,詳細瞭解牛尾村各方面的情況;他紮根基層,情灑農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初心使命,給牛尾村這片土地帶來了一片生機;他用真心、真情、實幹的工作激情,抒寫着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詩篇。

編輯:段玲

審覈:胡國權、呂正榮

來源:川中監獄

猜你還想看

【權威發佈】2020年上半年招警考試開始啦(一鍵獲取職位表)!

這些女民警A爆啦 —— 有顏有才有擔當,能編能畫能設計

大涼山的最美“警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