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哈爾濱市從今年起對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進行大面積改造,舊貌換新顏,人們不用搬家就能享受新環境。曾經在八九十年代輝煌一時的高檔小區,隨着如今老舊小區的改造建設,給人們帶來了一波關於家的“回憶殺”。

懷念是份感動

哈爾濱的老舊小區曾經也都輝煌無比!

紅旗小區是率先啓動改造的老舊小區之一。紅旗小區,又被稱作“哈爾濱市紅旗試點住宅小區”,坐落於紅旗大街東側,由老區、新區兩部分組成。1995年5月11日破土動工,1996年建成,是哈爾濱歷史上第一個安居工程試點小區,曾榮獲中國建築業的最高獎“魯班獎”, 並被評爲“國家安居工程優秀住宅小區”“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示範小區”。與哈爾濱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歐陸文化特色的城市風貌相融合,紅旗小區以歐陸風情爲環境的主題。65後的唐女士說,我以前就住在紅旗小區,已經搬出來好多年了,雖然現如今已成爲老舊小區,但我清晰記得,紅旗小區的歐陸風情建築風格是很多情侶拍攝婚紗照、人們週末遊玩的必到之處,在哈爾濱紅極一時。那時我家住的單元,不出家門站在窗前隨處可見美景,晚飯後下樓散步,慕名而來的人聽說我住在這裏,都投以羨慕的目光。小區的生活環境和當時的便利條件讓住在這裏的人引以爲傲。後來,隨着生活改善,我們搬離紅旗小區住進了帶電梯的樓房,但和曾經的老鄰居還時常小聚,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在這裏有共同美好的回憶。日子越過越好了,眼看着樓也越蓋越高了,再看曾經的家,真的希望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能讓它再次煥然一新,如往日一般熱鬧。

同樣是住在紅旗小區的70後楊女士說,我家已經在紅旗小區住20年了,這裏是我們的婚房,那時的紅旗小區還是嶄新的,小區環境也特別好。我們家是一家五口,經常一起到樓下的公園散步,那時,紅旗小區的設計風格和綠化在哈爾濱都數得上,尤爲出名的就是“空中花園”,需拾階而上,有非常非常多的花壇,種了很多樹,階梯式的設計,美得特別有層次感,在那裏照相效果特別好,每到鮮花盛開的時候那裏熱鬧極了,來拍照的、約會的、玩耍的……生活在那裏真的感覺幸福指數很高。

一晃我們家在紅旗小區住20年了。住着住着,有些人的私念開始萌發了,剛開始是個別居民在自家附近的花壇裏種上了大蔥、各種青菜,看見沒人管,沒多長時間,種菜的居民越來越多,原本奼紫嫣紅賞心悅目的花壇成了很多居民家的自留地,這種行爲讓大家看着很不舒服,但都是鄰居又不好意思說。再後來,小區裏一些一樓居民把自家窗前的地圈起柵欄,變成了自己的小菜園,再往後,有的人家開始把陽臺改成帶樓梯的門,把門前擴建一個小門廊,一家家小店應運而生,有的放音樂,有的放喇叭叫賣……原本規劃整齊的小區變得越來越雜亂。

如今的空中花園,老舊了很多,有點兒像圓明園殘垣斷壁的感覺,但是還能依稀看出它以往特別美的樣子。

楊女士說:“小區裏的綠化特別好,那個時候的樹還都比較年輕,還都是小樹苗兒呢,20年過去了,樹都長得特別高大了,越長越茂盛,越長越美了,但是小區裏的環境真的是越來越老舊了,行車的路都已經坑坑窪窪不再平整了,尤其私家車越來越多之後,小區的配套設施變得明顯落後,幾乎能停車的空兒都被車占上了,小區裏時常發生堵車,而且人行道也都殘破不全了,小孩子玩耍的空間也被擠佔了很多,小區裏的運動器械也都是修了舊,舊了再修的,以前的賞心悅目再也看不到了,現在,說起自己住在紅旗小區,感覺像是落後了。可那會兒因爲良好的基礎建設成爲年輕人婚房首選的小區,隨着哈爾濱越來越多新小區的建設發展,很多人搬離這裏,房屋或租或賣後,人口的流動性變強了,現在整個小區的環境和居民生活的方面大不如前了。聽我們的社區主任講,小區整個兒的違建拆除完以後,改造辦公室就會入駐進來,小區將會採取全封閉管理的方式,重新做綠化、重新修路、重新鋪步道板,小區的居民都非常期待,因爲在這個小區住得久了,特別有感情。我女兒現在已經18歲了,她出生在這裏,就是在家樓下的公園裏學會的走路,每年秋天的時候,我們都會帶着她到公園裏面踩落葉,冬天會到那兒去玩兒雪,我們對這個小區真的是特別特別有感情,雖然它現在這麼破舊了,但是它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樣,你陪着它從年輕一直走到了年老,然後看着它雖然越來越老了,沒有從前那樣貌美了,但是你卻發現你越來越愛它了。”

如今紅旗新區的空中花園

老舊小區換新顏,對於我們這些小區的老戶真的是特別好的好事,期待着徹底改造後的紅旗小區。

家住宣西小區的小李也是這次老舊小區改造的親歷者。小李說,當年的宣西小區、宣慶小區是規範的現代化小區,在哈爾濱十分有名,90年代的第一批有錢人大多都在這裏買過房,這裏是當年名副其實的富人區。在那個年代,小區內常常車滿爲患,找個車位絕對是難事,隨着城市建設的不斷升級,陸續有人搬離,去了環境更好的開發區,再之後就是羣力、哈西等地。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以前小區沒有電子門,各家各戶爲了方便籌錢安裝了電子門,後來因爲住的多是租戶,電子門壞掉之後十幾年就再也沒好用過;隨着商鋪越來越多,小區內合租的也越來越多,人員也越來越複雜,生活中多多少少增添了很多困難。但老小區也有老小區的好,這裏生活氛圍特別濃,無論是出行還是購物,周圍設施非常完善,物價相對也比較便宜且種類齊全,生活上的便利又讓人不忍搬離。我們小區四年前曾經改造過,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所以,我特別支持哈爾濱大力開展老舊小區改造,畢竟人們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與家的舒適、生活環境的舒適有密切關係。

小李說,我幾乎天天看關於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新聞。前段時間我看到,道外區紅河五街區也在改造之列,我姥姥家曾經住在那裏,小時候,我常去,前幾年我姥姥家搬離紅河小區之後,我再也沒去過。我看新聞說,紅河小區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由於年久失修,庭院道路破損嚴重,從頂層七樓至四樓的居民家中,都出現不同程度漏水透寒問題,管網嚴重老化,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爲此,哈市今年將該小區16棟樓納入改造範圍,並率先啓動改造。“將對建築物實施節能改造、屋面防水、牆面保溫、隔熱以及整體粉刷,同時進行小區庭院內綠化、闢建居民健身區域等綜合改造。”預計9月底將完成全部改造,居民居住環境將明顯改善。看到這個消息,我都替小區的居民高興,前幾年我去的時候,小區生活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不說別的,路面坑窪不平,雨季泥濘我就深有體會,每次去姥姥家都希望姥姥趕緊搬家。現在好了,期待改造工程完工後小區煥然一新。

“舊”是一種感情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老舊的房子,那裏還保留着兒時最純真、最樸實、最美好的東西。

家住道外新樂小區的錢小姐說,小區伴隨着我的童年、少年,一直到我成年工作,它替我遮風擋雨,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它也在其中。“每個老舊小區都曾經有它輝煌的時期,我從小跟爺爺奶奶生活在這裏,從我牙牙學語到送走兩位老人,這裏滿是他們對我的疼愛與我童年的美好記憶,每每走進小區到處都有我和爺爺奶奶生活過的印記。我與爺爺奶奶的感情比父母都深,我記憶中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爺爺奶奶在院子長廊下的幸福時光,小時候天暖時,功課都是在這裏的石桌上完成的;鄰居們也愛來這裏聊天,而且還會帶些自家的‘特產’來這裏分享。如今小區裏的長廊早已破敗不堪堆滿了雜物,兩旁的石板路長滿了雜草,當年衆人圍繞在旁的熱鬧場景也早已不復存在,樓體也如人衰老一般出現了“皺紋”,小區內各種木雕、石像幾乎都四分五裂了……聽說如今多層的老舊小區改造可以安裝電梯了,這對老舊小區的老年人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他們故土難離,但七八十歲爬五六層的樓對老年人確實有困難,上下樓很不方便,現在,有條件的小區如果能安上電梯,對老年人來說,解決的是最實在的難題。對很多老年人來說,雖然小區上了“年紀”,但‘舊’是一種感情,並不是說喜愛破舊的東西,割捨不下的是那份幸福甜美的回憶以及陪伴你度過那些日子的人。我想改造後的小區,拆掉了很多違建,無論是小區環境還是當初熱鬧的長廊都會恢復往日的樣子,我會時常回到這裏住一住,替爺爺奶奶守護好他們的家。”

家住江邊的趙先生說,我家小區是哈爾濱電梯房最早的一批,那會兒要說住在高層有電梯,那可不得了,上下不用走樓梯,是多少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家裏望江,下樓觀江,小區內的建設也是屈指可數,是哈爾濱當時千金難買的觀江住宅區。可隨着時間的推移,四周越來越多的居民樓拔地而起,曾經“最高”的高層成了如今“最矮”的高層,當時隔江就能看到的“標誌性”建築早已淹沒在瞭如今衆多的樓羣之中。小區內被自家圍起的小菜園、私建的小亭子,擠佔得早已不再是當初“山清水秀”的模樣,越來越像個菜市場了。隨着老舊工程的改造,樹木被重新種了回來,院子裏又有了當初一眼望去心怡神往的感覺。雖然樓變老舊了,但因爲這次改造,讓它重新充滿了生機。滄桑的都是有故事的,我和家人的故事也都在這棟哈爾濱最早的高層裏,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會忍不住推開心中那扇虛掩着的木門,然後咯吱一聲,兒時斑駁的記憶便噴薄而出,縈繞在整個心房……離去?不捨。

記者瞭解到,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完全是利民工程,居民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更換室內公共管線、窗戶、暖氣及加裝電梯等,並分擔成本費用,根據自己所需量力而行地改善我們的家園,生活必將會越來越美好。董晶 本報記者 周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