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 | 紅嶺創投實際控制人周世平回應:“三年清退計劃”恐難按期完成

來源:國際金融報

“紅嶺系”中原本留作備案的億錢貸也將清退。

A股上市公司深南金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南股份”,證券代碼:002417)在近日回覆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時透露,旗下網貸平臺億錢貸將於2021年4月完成清退工作,逐步實現業務轉型。

在紅嶺創投宣佈清退後,紅嶺創投實際控制人、深南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周世平曾表示,億錢貸平臺資產合規並已銀行存管,繼續保留並爭取備案。

如今,隨着億錢貸的清退,意味着“紅嶺系”網貸業務將全面清退。《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獨家採訪到周世平,周世平也證實“紅嶺系平臺將根據政策要求全面清退”。

此外,周世平還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紅嶺創投“三年清退計劃”將難按期完成,“比原來的預期稍微降低,到期資產處置任務將完成80%左右”。依據5月18日紅嶺創投發佈的兌付通知,第三十四次兌付後已累計兌付19.55億元,剩餘待兌付164.69億元。

上市公司所屬網貸將清退

依據深南股份披露,億錢貸主要採用P2N2P的模式,通過合作機構獲得借款項目,對借款申請進行審批之後推薦給出借人。億錢貸是深南股份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之一,持股比例達67.33%。

“自2019年三季度開始,億錢貸平臺停止辦理新的網貸業務,停止新客戶開戶。”深南股份透露,億錢貸目前正積極處理存量業務的清退工作,隨着平臺上最後一筆資產於2021年4月到期,預計平臺的清退工作也將同步完成。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31日,億錢貸待收總額4522萬元,出借人數量2705人,逾期本息合計568萬元。“隨着剩餘資產的到期,不排除逾期規模有進一步增加的風險。”深南股份在回覆深交所年報問詢函時指出。

實際上,清退億錢貸早有端倪。深南股份曾計劃以9180萬元自有資金與關聯方紅嶺創投對億錢貸進行同比例增資,增資完成後,億錢貸的註冊資本將由2000萬元增至2億元,深南股份持有其51%的股權,紅嶺創投持有其49%的股權。

然而,在2019年7月31日,深南股份發佈公告稱,紅嶺創投自願放棄增資旗下平臺“億錢貸”的權利,並表示將無法按照《增資協議》約定履行增資義務。“紅嶺創投放棄對億錢貸增資,其實已經表明億錢貸備案無望,將被清退。”有分析人士曾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周世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紅嶺系平臺將根據政策要求全面清退,億錢貸有可能提前(完成清退),(往後)只保留上市公司繼續運營,因爲信息披露要求,不方便公佈具體的運營信息。”

記者瞭解到,億錢貸總經理早已離職。深南股份剝離融資租賃並將商業保理業務拱手讓人之後,億錢貸也將清退,其主要參控股公司中能貢獻收入和利潤的公司,將僅剩下持股81%的廣州銘誠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實控人被限制高消費

網貸清退潮下,曾經的“網貸老大哥”紅嶺創投多次被法院列爲被執行人,作爲網貸界“網紅”的周世平也被限制高消費。天眼查信息顯示,周世平是深南股份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周世平同時還是P2P平臺紅嶺創投的創始人,也是紅嶺創投運營公司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與實際控制人。

依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披露的信息,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紅嶺創投)被法院列爲限制高消費企業,三個執行標的共涉及10萬餘元。在今年5月19日,法院也向周世平出具了《限制消費令》。

具體來看,在(2020)豫0191執6500號的執行案件中,紅嶺創投被執行標的爲21606元,執行法院爲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立案時間爲今年5月18日。在與鄧紅豔的單位合同糾紛案件中,紅嶺創投被執行標的84083元,執行法院爲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時間爲2020年2月12日。

周世平被曝出限制高消費後,有股民在深交所互動平臺向深南股份(002417.SZ)提問稱,公司實控人周世平是否被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此事件若屬實因何緣由?此事件是否影響貴公司的併購重組戰略方針?此事件對貴公司還有哪些影響?

深南股份於5月27日下午在互動平臺回覆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周世平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限制消費令》消息屬實,主要由於其擔任法定代表人公司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合同糾紛而引起。該事件對公司日常經營及併購重組戰略實施影響較小。

周世平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限高是因爲我是紅嶺創投法人,對出行和工作效率有影響,對生活沒有影響,因爲資產已經全部清理變現兌付,不存在高消費的問題。”

紅嶺創投恐難按期清退

疫情、逾期、逃廢債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紅嶺創投“三年清退計劃”恐難如期完成。《紅嶺創投清盤兌付安排》顯示,原計劃第一年(2019年)兌付20%;第二年(2020年)兌付35%;第三年(2021年)兌付45%。每季度(2019年4月9日起)保底兌付1次,兌付金額不低於應兌付總額的3%。

然而,開始兌付的第一年就沒有達到目標。2019年12月31日,紅嶺創投官網發佈了《致紅嶺創投全體出借人的一封信》,稱原定本年度的20%兌付目標,目前只完成了9.3%。

根據紅嶺創投2020年5月18日發佈的兌付通知,目前平臺已實施三十三次兌付安排,合計已兌付約19.3億元。擬進行第三十四次兌付,兌付金額爲3000萬元。第三十四次兌付後已累計兌付19.55億元,剩餘待兌付164.69億元。

記者注意到,從紅嶺創投發佈《清盤兌付安排》至第三十四次兌付完成,這一年多時間裏,紅嶺創投僅兌付10%左右,與第一年兌付20%、第二年兌付35%的目標相去甚遠。

從紅嶺創投對外披露的信息看,拖緩兌付進度主要是因爲對公業務清收難,多個項目在走司法程序、耗時費力。而個人業務遭遇逃廢債,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又加劇了清收難度。

2月27日,紅嶺創投發佈《受疫情影響清收(對公部分)的情況說明》,其中提到內蒙聯發項目本息4億元、四川攀枝花某項目本息合計1.6億元、廣州某公司原計劃節後還款3000萬元都因疫情原因需要延遲還款。

此外,不時傳出“紅嶺創投跑路”、“紅嶺老周投案自首”的消息。紅嶺創投多次闢謠並明確表示,“平臺沒有跑路,也不可能跑路,但疫情影響經濟,也導致近期清收回款幾近停滯。”

“紅嶺創投資產和資金是項總負責,我不清楚具體情況,我只負責投資寶和線下的兌付,投資寶和線下正在重組。”周世平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原先公佈的方案是三年,根據目前的進展情況,比原來的預期稍微降低,到期資產處置任務將完成80%左右。”

記者 餘繼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