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優酷掉隊,阿里還能“養”多久?

來源:燃財經

作者 | 唐亞華

前不久,王興在飯否上表示:“阿里放棄大文娛已經是一件可以開始倒計時的事了。”阿里大文娛公關部負責人在朋友圈回應稱,“美團不開茶館真是可惜了一把手單口相聲的表演癖好”。

公開互懟背後,牽出來的是近年來以優酷爲代表的阿里大文娛的頹勢。優酷作爲阿里大文娛的主力,曾經的視頻行業老大,如今已經悄然掉隊。無論是會員數、用戶停留時長,還是爆款劇集、綜藝數量,優酷遠遠落在了愛奇藝騰訊視頻之後。

在視頻網站草莽發展時期,優酷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視頻平臺,以UGC(用戶生產內容)內容爲主,對標YouTube,先後打敗了56、六間房、酷6等同期視頻平臺,併購了第一大對手土豆網,坐上了視頻網站的頭把交椅。

而當版權規範打破了原有的PUGC平衡圈,行業開始尋求購買版權和自制節目爲主的模式,優酷開始走下坡路,加入了燒錢虧損的白刃戰中,沒能保住位置,反而淪爲了行業老三。

錯過了UGC,版權和自制內容又大大落後於後起的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掉隊的優酷背後,是阿里大文娛戰略的乏力。

歸入阿里麾下,優酷四年三度換帥,追求融合的俞永福,激進參戰的楊偉東,一心求穩的樊路遠,阿里大將輪番上崗,優酷像一把裝備精良的機關槍,什麼時候養精蓄銳,什麼時候集中火力出擊,取決於將帥。這也就有了優酷時而火爆時而沉寂的表現。

如今的優酷,撿起UGC,再度發力短視頻,但視頻行業已經今非昔比,長視頻救不了優酷,短視頻更難。

優酷掉隊

優酷掉隊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從用戶數上看,2019年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達到1.07億,同比增長22%。同時,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也宣佈增長至1.06億。但是,優酷近幾來已經不再公佈用戶數了。

事實上,在用戶數層面,優酷早已顯出了頹勢。2015年,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分別以2.73億和2.03億的月度活躍用戶分列行業第一、二位,而優酷只有1.44億。2018年底,優酷日活用戶數爲7500萬,而愛奇藝與騰訊的日活均超過1億。

在日均使用時長上,2019年9月的數據顯示,愛奇藝以日均使用時長29749萬小時排在第一位,騰訊視頻比愛奇藝少3000多萬小時,而優酷視頻僅有愛奇藝的約38%。

再來看營收,2019財年全年,阿里大文娛收入同比增長23.06%至人民幣240.77億元,經調整後虧損157.96億元。優酷部分的營收狀況沒有單獨披露。另外,翻看近年來阿里大文娛的營收狀況可以發現,其2018年的營收增速還能保持在20%以上,到了2019年就開始急速下降。

而愛奇藝2019年的營收就有289.94億元,相應的虧損有103.23億元。

在內容上,優酷近年來能被觀衆記住的主要就是2017年《白夜追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熱播,但愛奇藝的《盜墓筆記》系列、《餘罪》、《無心法師》以及騰訊視頻《鬼吹燈》系列電視劇關注度更高。

2019年的爆款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慶餘年》、《知否》、《破冰行動》等中,優酷只壓中了《長安十二時辰》,來自對手的爆款遠勝過優酷。

綜藝方面,2018年優酷推出的原創網綜“這就是”系列《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尤其《這!就是街舞》成爲爆款,但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騰訊視頻的《創造101》大火,引起了“偶像元年”的概念。

數據顯示,2019年,騰訊、愛奇藝、優酷共計推出131檔綜藝節目,其中愛奇藝54檔、騰訊視頻40檔、優酷37檔。綜藝爆款《中國有嘻哈》、《奇葩說》、《明日之子》、《吐槽大會》等,都是由優酷的對手推出。

單從內容來看,優酷也有一定的高質量產出,最核心的問題是沒有持續推出爆款。用戶可能會爲了其中的幾個節目來使用優酷或購買會員,但是由於接檔的缺失,爆款拉動的流量後續沒有了承接,對用戶沒有持續的吸引力。

如今的優酷,只能位列視頻平臺第三。雖然是阿里大文娛的主力板塊,有金主加持,但相比當年的榮光,優酷掉隊了。

對手反超,跨界打擊

作爲“三巨頭”之一,曾經的視頻網站老大,優酷的發展史足夠輝煌。

2005年4月,土豆網成立,是全球最早上線的視頻網站之一。一年後,古永鏘帶着優酷面世了。2006年,優酷就成爲了中國第一家日播放量超過1億的視頻網站。

2009年,土豆網在上市過程中因爲創始人王微離婚導致股權凍結,錯失視頻網站第一股的機會。2010年12月,優酷在紐交所掛牌,成爲了全球首家在美上市的視頻網站,優酷開盤首日大漲160%,市值超過30億美元。

王微結束了離婚官司後的2011年,土豆上市,但市場不看好,土豆上市首日下跌12%,市值僅7.1億美元。隨後在2012年,土豆被優酷併購。

“那個時候優酷的市場份額佔到25%,土豆有24%,合併後佔了接近50%的市場份額。”優酷前員工張浩提到。他表示,早期視頻平臺的主要成本和虧損源是帶寬,那時候沒有版權,視頻網站上都是盜版的內容,包括美劇,優酷當時整體的策略跟土豆一樣,以PUGC(PGC和UGC結合的內容生產模式,即平臺生產內容和用戶生產內容結合)爲主。

2012年3月,優酷推出首檔互聯網全互動式脫口秀節目《曉說》,2013年10月,“2013網絡第一神劇”《萬萬沒想到》累計播放量成功突破2億,優酷平臺上也有“叫獸易小星”等達人。到了2014年,優酷月度使用時長居所有手機APP使用時長第三位,僅次於微信和QQ。

然而,2014年是優酷的巔峯,也是掉隊的開始。

早期的互聯網沒有版權意識,UGC模式的視頻是主流。到2014年國家開始整治版權問題,樂視購買《甄嬛傳》獨播版權作爲版權內容的標誌性事件,隨後大量的電影、電視劇從視頻網站下架。

“我記得優酷在2013年第四季度實現了盈利,我們當時想着這麼多年了,希望在財報上給投資人一個交代,於是減少了一些投入,剛好這個季度就被愛奇藝反超了。”優酷前員工王浩說。

背後的原因還是爆款拉動。2013年底,愛奇藝購買了大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上線首周,愛奇藝和PPS的播放量即突破千萬。騰訊視頻也引進了《權力的遊戲》等一大批現象級美劇。

王浩提到,後來優酷就把所有的現金壓在了版權上,行業你追我趕開始了版權爭奪“刺刀戰”。幾輪燒錢之後,優酷也開始力不從心。

“當時找過騰訊、阿里,最後確定了阿里的投資,優愛騰三家站在了BAT三個陣營,繼續加大投資的結果就是環境越來越惡化了,版權價格增長快到超出想象。

“各家無底線加價,最誇張的時候,投委會上根本沒有科學、有邏輯的判斷,看到導演、主演名字就得投一個億,然後纔看得到劇本,鼓吹流量明星和小鮮肉,像是某個小鮮肉加上一個著名的IP就一定能成。事實上優愛騰三家都不是版權大戰的受益方,錢都去了明星工作室。”王浩說。

2015年6月,愛奇藝憑藉《盜墓筆記》開創會員付費高峯,成爲業內標杆事件。《盜墓筆記》播出之前,愛奇藝會員付費用戶數約500萬,該劇播出後,其會員增速環比增長了100%,2015年至2016年間,會員數就增長到了2000萬。而優酷此時並無大的成果。

2016年,愛奇藝、騰訊視頻全面趕超優酷,國內長視頻行業正式進入了“三足鼎立”的時代。

戰略搖擺,人事變動

優酷從頂峯到沒落,每一步都和其戰略定位息息相關。

合併土豆之後的優酷,一直將重點放在UGC上。當行業風向已經轉向了PGC與會員付費並行的模式時,古永鏘仍然在強調UGC和廣告創收,效仿YouTube大力推廣用戶自主生產內容。

優酷轉型並不算失誤。當時,UGC平臺很難找到盈利模式,而劇集和綜藝能帶來流量,撬動品牌廣告。當優酷將方向轉向版權和自制內容後,卻離老大的位置越來越遠。

“中國的長視頻行業比較畸形,好劇本好演員好的製作纔有人買賬,而平臺付出的天價版權又賺不回來,但是不買版權又沒有流量,像搜狐視頻不買版權也就逐漸衰落了。”視頻行業專家路遙提到。

在嚴重燒錢卻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優酷選擇了投入阿里巴巴的懷抱。2016年,阿里以46億美元全資收購優酷土豆。

馬雲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到阿里的雙H戰略,娛樂(Happy)和健康(Health),阿里大文娛對應的正是第一個H。阿里大文娛在財報中顯示爲數字媒體及娛樂,幾經拆分合並,2019年財報中顯示該板塊包括優酷、UC瀏覽器、阿里影業、大麥、阿里音樂、阿里巴巴文學。

阿里大文娛版塊成立於2016年6月,第一任掌門爲俞永福,在他之後,2017年底,楊偉東成爲輪值總裁,到了2018年11月,樊路遠又接替了楊偉東。四年時間,三位掌門人,優酷在他們手上經歷了融合、激進、求穩三個階段。

第一位空降阿里大文娛的是俞永福,他擔負起整合阿里大文娛的責任,建立起“2+X”產品矩陣,即大優酷、大UC,以及淘票票等垂直業務羣。

在王浩看來,優酷被收購後最大的區別就是領導層對內容的定義和重視,“原本優酷也有音樂、遊戲頻道,早期遊戲直播還沒火的時候,優酷是所有的遊戲類重磅視頻回看的聚集地,優酷自己是一個小生態。但是被收購之後,優酷作爲阿里大文娛的一部分開始去重,逐步放棄了UGC內容,最後就變成了播放平臺以及劇集、綜藝爲主的平臺,和愛奇藝、騰訊視頻完全一樣了。這就等於優酷在愛奇藝發起的賽道去競爭和追趕了。”

俞永福之後,當時執掌優酷的楊偉東成爲第一任輪值總裁。楊偉東上任後的重心仍押在優酷上,給優酷的定位是“劇集類型化+綜藝系列化,深耕圈層受衆。”

隨後熱門劇集《白夜追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爆款綜藝《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等接連推出。這一年優酷的市場表現並不亞於對手,但同時也面臨着視頻行業同樣的問題——投入越大,虧損越大。

阿里巴巴2018年三季報顯示,阿里大文娛虧損達48.05億元,虧損原因在於投資原創內容生產及購買版權。

至少在聲量上,優酷趕上來了。但不久之後,楊偉東本人就因爲涉嫌經濟問題配合調查而離任。

樊路遠上任後,優酷的風格又變了。

優酷現員工李睿告訴燃財經,去年和前年優酷內部很動盪,楊偉東在任時工作環境比較寬鬆,現在細節管理更嚴格。優酷現在的戰略是求穩,樊路遠提出的目標都很務實,比如長視頻保持高水平,短視頻有突破,要縮減虧損。

“樊路遠不像楊偉東那樣會通過花大錢買大劇換來大的流量,他甚至提出優酷可能需要兩年時間來整體沉澱,他認爲現在整個產業鏈競爭還在膠着狀態,可能5年之後才能真正一決高下。”

大文娛會被阿里放棄嗎?

最新的動態是,優酷要重新撿起UGC,在短視頻上發力。

優酷今年的目標是年輕化、短視頻、減少虧損。6月,優酷宣佈將進行重大改版,短視頻等PUGC內容將以雙瀑布流形式出現在優酷首頁熱播推薦下方,原“發現”模塊已經改爲“動態”,在裏面可以看到所關注的創作者發佈的內容。此外,新版本還開闢了話題頁、討論區。

“今年我們還會做一個優酷號,拿了大部分的預算給優酷號的達人,包括一些MCN機構,優酷爲了扶持這些賬號,甚至會跟一些優質早期入駐者籤保底加分成協議,公司已經在拉一些達人的清單了,會有針對性的去挖。”李睿告訴燃財經。

表面上來看,優酷的衰落主要源於平臺內容的斷層。

“18年世界盃,優酷花了近10個億買了世界盃的獨家播放權,用戶數大幅上漲,但是整體的內容承接做得不夠好,後期留存下降了。《這!就是街舞》和《長安十二時辰》是去年暑期火的,其他時段都很平淡,優酷整體內容的多元性不如愛奇藝,有點斷檔。”李睿說。

往深層看,其實還是戰略問題。

李睿提到,視頻行業雖然燒錢,但是各家都不缺錢,優酷的策略太搖擺不定了。2018年優酷燒錢不比另外兩家少,但到2019年就收縮了,四年換了三個最高領導,一個綜藝可能從拍攝到播出就一年過去了,很多東西戰略思想沒辦法一以貫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