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90天 打贏殲滅戰

2016年到2020年,銅仁市財政局給予了對口幫扶鄉鎮思南縣香壩鎮880餘萬資金的幫助。從整村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到辦公設備項目一應俱全。如今,在市財政局的幫助下,香壩鎮發展日新月異,農民羣衆脫貧奔小康勁頭和信心越來越足。

基礎設施今非昔比

香壩鎮的村民,有着強烈的致富願望,他們急切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致富,過上幸福生活。但苦於基礎設施的落後,讓他們的致富夢想被束縛。爲了加快基礎設施發展,市財政局在所幫扶的6個村中,持續開展整村推進工作,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

筆者在湯家山看見,湯家山村村委會設施齊全、村衛生室營業照常、村容村貌乾淨整潔,人畜飲水、電力、路燈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完善到位。在推進湯家山村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市財政局協調38萬資金,解決該村村委會食堂、衛生間修建和電氣設備。維修村內堡坎,穩固村級道路、住房。推進全村“四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讓貧困村民住上了安全穩固的住房。成立湯家山環衛隊,進行一天兩掃除和8小時保潔,還整村以青山綠水、鳥語花香。

據悉,在市財政局資金的幫助下,6個村產業路全面完工,四通八達。300餘名羣衆得到了房前屋後整改、室內硬化,居住危房現象基本消除,易地扶貧搬遷戶也已全面搬遷入住。

產業發展天翻地覆

產業是脫貧致富持續穩定增收的強大支撐。爲了讓所幫扶的6個村村村有產業,市財政局對香壩進行了多達20次調研。他們發現,香壩鎮羣衆長期以來都以種植玉米、水稻,散養雞、鴨等單一性經濟爲主,產業散、收入低、抗風險能力差,這大大制約了增收速度。爲了改變現狀,市財政局決定在香壩引進柚子、花椒等高經濟作物,將不毛窮地變成產業興地。

走進湯家山,露天地裏一排排大三紅柚苗枝葉繁茂,長勢喜人。在市財政局29萬資金的幫助下,香壩鎮湯家山5715株大三紅柚苗產業逐步成長壯大起來。據湯家山聯繫領導何浩介紹,當年這裏只是一片鳥不拉屎的撂荒地,但經過市財政局的觀摩後,認爲這裏可以種植一批經濟作物來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經過多方研究和比較,決定引進大三紅柚。如今,這批柚子在2021年掛果後,2023年進入盛產期,到時畝產量可達5000公斤左右,按照當前市場價推算,每畝柚子直接收入可達2.5萬元以上,可帶動湯家山村700多貧困人口增收致富。

簡家店村班竹點組,以往一片貧瘠之地,已然變成了致富的花椒產業地。由市財政局幫扶建成的50畝的花椒示範基地內,花椒枝頭碩果累累,籽滿枝椏。該村主任車小勇告訴筆者,這50畝花椒示範基地,在2019年爲本村124戶490人分紅7500元。在日常管護中,直接解決13名貧困羣衆在家門口就業。

在市財政局的幫扶下,如今,6個村村村有了特色產業。產業結構由之前的單一性逐步變爲了多元性。產業變得集中化、規模化、高效化、高質化。抗風險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有效吸收了6個村150餘名羣衆在家就業。

幹羣連心暖意洋洋

採訪中,很多貧困戶向筆者講述了市財政局幹部職工真心真情真意開展幫扶工作的感人故事。通過他們的講述,筆者感受到處處湧動着的暖意,這種幫扶力量形成的暖意,堅定了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激發了貧困羣衆因恩而想致富的內生動力。

廖川黔,就是這些故事中的人物之一。他從市財政局到香壩簡家店幫扶以來,用心用情用智,爲村民解決了不少難題。在他幫扶期間,除了抽時間幫扶6戶貧困戶外,還積極向上級爭取,爲簡家店村二本及以上學生解決了每人500元的教育資助,爲簡家店村補齊短板解決了透風漏雨及人居環境改造資金13萬餘元。

背流壩村學堂組的田茂琳,父親因腦梗塞,癱瘓在牀5年,勞動力的缺失讓家庭異常困難,市財政局知悉後,每到背流壩村都會到田茂琳家慰問關心。還在香壩中學讀七年級的他,談起市財政局的幫扶,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表示自己要好好學習,以後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回報社會。

真心換真情,扶貧路上,銅仁市財政局和香壩鎮“銅香”連、共命運。2016年到2020年4年間,銅仁市財政局對香壩鎮給予了880.48萬元的資金幫扶,其中444.48萬元用於2016-2017年香壩鎮湯家山、簡家店、背流壩、羣星、金星、崗寨、場坪、凡家灣整村推進項目,436萬元用於香壩鎮湯家山、簡家店、背流壩、羣星、崗寨、場坪等6個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環境整治、貧困戶補短板等。這一系列的幫扶,凝聚了市財政局對香壩鎮幹部羣衆的深情厚誼,給香壩鎮這片土地帶來了希望和未來。也在廣大幹部和羣衆心中鑄造起一座愛心豐碑。(作者:田牛)

2020年兩會微手冊

掃碼即可獲知

總策劃:楊秀初

主 編:梁祖江

策 劃:劉 韻

責任編輯: 鄧 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