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邙山墓葬羣

“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城中日夕歌鐘起,山上唯聞松柏聲。”這是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詩人沈佺期寫的一首古詩,詩中,沈佺期借北邙山上埋葬的歷代名人,抒發人生短暫、富貴無常的感慨。北邙山地處河南省洛陽市北部,黃河南岸,乃是秦嶺山脈的餘脈,東西橫亙三百餘里,總共三十峯。不過,北邙山既無勝景,也無幽趣,然而,就是這樣不起眼的山,卻是諸多王侯將相的埋骨之地,就連著名詩人白居易也曾發出“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的感慨。

北邙山墓葬羣主要埋葬着東漢、曹魏、西晉以及北魏四代的帝陵以及名人墓,面積多達750平方公里,根據史料記載,北邙山地區的東漢帝王墓有:光武帝陵、安帝陵、順帝陵、衝帝陵以及靈帝陵,曹魏帝王墓有文帝陵,西晉帝王墓包括宣帝陵、景帝陵、文帝陵、武帝陵以及惠帝陵,北魏帝王墓包括孝文帝陵、宣武帝陵、孝明帝陵以及孝莊帝陵。除此之外,蜀國皇帝劉禪、南唐後主李煜、百濟國的扶余王、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秦國宰相呂不韋都埋葬在北邙山,可見,北邙山上的墓葬可謂是“羣星璀璨”。

二、北邙山古墓緣何多?

那麼,北邙山上的古墓爲何這麼多?事實上,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因爲洛陽的地理位置優越。“黃河渡口下,北邙山下路。但見冢累累,無地栽松樹。”從漢代以來,北邙山就是達官顯貴、名人騷客嚮往的埋骨地。北邙山之所以會成爲大墓地,與洛陽的強勢地位緊密相關,在中國的七大古都名城中,洛陽是歷史最爲悠久的,有13個朝代在洛陽建都,洛陽在最輝煌的時期甚至城市居民超過百萬之巨,這放在今天也是一個不小的城市。洛陽是中原大地的王氣所在,而北邙山緊鄰洛陽,自然也沾染了王氣,人們都想要葬在北邙山,共同見證洛陽的繁榮。

其二是因爲北邙山的風水極佳。北邙山北靠黃河,南望伊闕,地勢高,視野相當開闊,在古代的風水學中,依山傍水就是絕佳的風水,山意味着沉穩,水象徵着靈動、變通,依山傍水的組合,表示墓主人死後可以駕馭天地萬物,享受無限榮光。除此之外,北邙山地區的土層非常深厚,土壤也相當緊實,非常適於安葬墓穴,所以北邙山纔會成爲熱門的安葬之所。唐代詩人王建有詩云:“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舊葬多,堆着黃金無買處。”由此可見,到唐代的時候,北邙山上到處都埋了人,即使用黃金也買不來一塊墓地。

三、一條鐵路引起的盜墓之風

不過,也正因爲北邙山的墓葬羣極其龐大,也引來了大量的盜墓賊。在古代,由於人們比較封建迷信,他們認爲墓地裏的東西都是不祥之物,所以很少有人盜墓,就算是被雨水衝出來的陪葬品,人們也不會帶回家,所以北邙山的墓葬羣保護得非常好。事實上,北邙山墓葬羣真正開始遭到破壞,還得從清政府修建汴洛鐵路說起。那是1905年,當時清政府從比利時一家公司借款修建汴洛鐵路,當鐵路修建到北邙山南麓時,一些古墓被髮掘出來,起獲大量的陪葬陶器,外國專家對這些陪葬陶器非常感興趣,於是便寄回了國內,頓時在歐美市場引發了轟動。歐美的收藏家對這些中國古代陶器愛不釋手,用高價收購,外國商人們見有利可圖,便來到北邙山地區“重金求購”。

當時上至政府下至百姓,根本就沒有文物保護意識,他們不知道這些陪葬品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單純爲了眼前的蠅頭小利,到處尋找古物,賣給外國商人。一時之間,北邙山地區的農民紛紛出動,大量的古墓遭到盜掘,陪葬品也被搜刮一空。這些珍貴的文物大多都被外國人買走,當時著名學者羅振玉先生都爲此感到非常痛心。尤其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隨着文物的價格被推高,盜墓之風也越來越猖獗,據統計,當時以盜墓爲生的人,就多達萬人。值得一提的是,洛陽鏟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發明的。人們挖出玉器、銅器之後,便用籮筐裝、馬車拉,大量的文物流向海外,時至今日,歐美、日本的博物館中仍然收藏着大量的北邙山出土的珍貴文物。

1948年,解放軍進駐洛陽,洛陽宣告解放,持續四十餘年的盜墓行爲才得以終結,當時人民政府發佈了公告,嚴禁進行盜墓行爲,否則嚴懲不貸。不過,雖然北邙山地區的盜墓宣告結束,然而損失已經無法挽回,據統計,北邙山地區有多達5萬座古墓被盜,出土的文物多達50萬件,其中有48萬件文物流落海外。更讓人痛心的是,盜墓者在取走文物之後,往往會大肆毀壞墓中其他可能更有價值的文物,甚至連壁畫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四、結語

北邙山墓葬羣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雖然它已不復往日的輝煌,但是它仍然承載着華夏子孫的精神與氣節,我們必須加以保護。時至今日,不少建設單位置文物保護法於不顧,對古墓進行破壞,相關的管理單位從經濟利益出發,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