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弘揚太極內家拳道、太和內家拳道;旨在公佈作者的新理念、新學說,並立此存證。

一、內家拳自古就有

中華國術,分爲內家拳與外家拳。傳至明代,始有文字明確記載了“內家拳”一派。——參見明代大學問家黃宗曦所著的《王徵南墓誌銘》。

內家拳創自南北朝時期梁朝人韓拱月,名“小九天”。其傳人爲南北朝時期南陳名將程靈洗。

此技傳至唐朝睿宗景雲年間道士許宣平時,融入了道家技擊與養生思想,拳式也拓展爲三十七式,名目與現今的楊吳太極拳基本相同。

古代內家拳集大成者,當屬張三丰真人。

有人說張三丰是內家拳的鼻祖,這是不對的。

邋遢道人張三丰,原本精通的是少林通臂拳;六十歲左右,在甘肅崆峒山偶遇火龍真人賈得升,盡得其傳;而後融合道家養生功與通臂拳成就,始成內家拳大家,並在武當山(太和山)創立“武當派內家拳”,供道士護山、鎮殿、養生防身之用。

三豐之後,著名的一脈是:陳州同(浙江溫州人)——張松溪(浙江寧波人)——葉近泉(葉繼美)——單思南——王來鹹——黃百家(黃宗曦之子)。但可惜黃百家無傳人。

二、“太極內家拳道”名稱的由來

古人的內家拳,秉持太極大道之理,故此作者稱之爲“太極內家拳”——這是新名詞,古時未曾有。

將“太極”與“內家拳”相結合之依據,可參見張松溪所著的《太極大道歌》

由於“太極內家拳”與“大道”相合相通,且修煉到高層,也能得到與道家養生功完全一致的正果,故此,我將古時的內家拳,完整稱之爲“太極內家拳道”。

三、“太和內家拳道”的由來

作者經過近三十年的靜心研習發現,太極內家拳道的核心原理,不僅僅要以“太極之道”爲根,更須以“太和之道”爲本,才能圓滿詮釋其奧義,才能獲得玄妙正果。故此,作者將太極拳昇華爲“太和內家拳道”,這是作者獨創的新理念。

需要指出的是,“太極”與“太和”,恰恰也是一對陰陽,不可分割。——這是作者的新學說。

作者的新理念、新學說,古人未曾道,今人也未曾語,乃獨創。

本文發佈後,網上若冒出以“太和內家拳道”爲名頭的種種信息,均系竊取與假冒。

目前,網上能搜到“川步樁”、“太極內家拳”、“太和太極拳”、“太極九合”、“太和拳道”等等的信息,這些都是我獨創的概念,但已被他人竊取並佔爲己有了。值得慶幸的是,竊取者並不知道其實質內容。

四、內家拳道,以和爲貴,以太和爲貴

先明確什麼是“內家拳道”。

凡是能合於太極與太和之道的、能修煉出太極神明等太極真功夫的、能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隨心所欲發人於無形的拳術,可統統稱之爲“內家拳道”。

古有太極內家拳道,今有太和內家拳道,同是內家拳道,以和爲貴,以太和爲貴!

爲什麼呢?請參看“雙魚太極圖”——

太和內家拳道,打的不僅僅是一明一暗兩個魚眼,也不僅僅是兩魚之間的那個“S”形,也不僅僅是那個“○”,而是“全包括”。

太和內家拳道打的是“全包括”!

至於太和內家拳道修煉的是什麼?我僅指出三個靶向:。深層的含義讀者自己去思悟吧。

五、結語

不論是太極內家拳道,還是太和內家拳道,終歸都是“神、意、氣”上的功夫。離了這個,就會滑向外家旁門左道的深溝(此技旁門甚多),再怎麼奮力摸爬滾打,也是沒用,到死也脫不了俗。

比如以“玩勁別”爲要的,這個勁、那個勁,就是不懂勁(身懂爲真懂);又比如以“玩開骨節”爲宗的,開這個、開那個,就是不開悟(開悟是有很大的動靜的!開悟是“懂勁”的前提)。

最後一句話:謹以此篇,獻給古中華創此絕技的先聖以及歷代傑出的傳承者們,你們的絕學不會斷絕,會由我輩繼承下去並進一步發揚光大!

【附註】

1、韓拱月(公元502年——557年),新安南鄉(今安徽黃山市)人。

2、程靈洗(公元514年―568年),新安郡海寧縣(今安徽休寧縣)人。

3、許宣平,新安歙(讀音同“射”)縣(今安徽黃山市歙縣)人。

4、王來鹹(公元1616年—1669年), 字徵南,寧波鄞(讀音同“銀”)縣(今屬浙江寧波市鄞州區)人;另有一說是浙江奉化(今屬寧波市奉化區)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