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一件普通的彈劾案,卻因爲被彈劾者是左宗棠,就與晚清的國運密切相連了。同時,讓曾國藩親手爲左宗棠打開了晉升通道。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彈劾還催生了後世的一位文化大家,其深遠影響直接作用到國粹京劇的一個流派——梅蘭芳梅派。

左宗棠少年得志,弱冠之年就中了秀才,此後屢考不中。咸豐三年(1853年),駱秉章出任湖南巡撫,41歲的左宗棠被聘爲幕僚。史載,事無鉅細均依仗左宗棠謀劃,時間一久儼然成爲湖南的“大當家”。

左宗棠

不過,左宗棠身無功名,也沒有朝廷官授職務,駱秉章把他捧爲寶貝,但是外人並不知情。 有一天,永州總兵樊燮(fán xiè)拜訪駱秉章。雙方見面,官階和資歷較低的樊燮,向駱秉章行了叩拜禮。

大受駱秉章器重的左宗棠也站在一邊,樊燮立而不拜,沒把左宗棠放在眼裏。這下左宗棠的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於是抬腳踢了過去,大罵"王八蛋,滾出去。"

按理說,左宗棠是以下犯上。畢竟,樊燮是鎮守一方的當朝大員,左宗棠僅是一個秀才。但因爲他是駱秉章的幕僚,樊燮被痛罵後沒敢當場發作。事後,樊燮上書咸豐彈劾左宗棠,並找來幾名湖南官紳聯合署名。

咸豐收到彈劾後,本想把左宗棠下獄問罪。後來轉念一想,還要召來一個人商量商量吧。這個人叫潘祖蔭,是咸豐二年一甲三名的進士,曾經侍讀咸豐,深受信任。

被咸豐問策這件彈劾案後,潘祖蔭上書稱,左宗棠極具才能,是治國理政的大材。同時,把腦滿腸肥的樊燮(據傳此人體重高達250多斤)貶低了一番。潘祖蔭的一通溢美之詞,令咸豐龍顏大悅。

隨後,咸豐又收到曾國藩的一封上書,同樣稱左宗棠是不可多奪的經世之材,保薦他“纔可大用”。於是,左宗棠破格被咸豐授予進士之名,提拔爲四品大員。

樊增祥

此後,在曾國藩大力扶持下,左宗棠的晉升之路全是綠燈。以至於在湖南官場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國不可一日無曾,湘不可一日無左。在世人眼裏,左宗棠與曾國藩完全可以相提並論,同爲國之大器。

但是,左宗棠對曾國藩非常瞧不起,說他爲人虛僞,凡是曾國藩支持的,他一定要反對,總是唱對臺戲。同時,左宗棠對曾國荃卻大加讚賞,稱“九帥是個血性男子”。左宗棠與曾國荃十分投緣,他問:“九帥一生得力之處何在?”曾國荃回答心得就8個字:“殺人如麻,揮金如土!”左宗棠聽後大爲佩服。

再來說樊燮。他被臭罵後,上書彈劾的結果卻是左宗棠升官,自己被罷黜,咸豐令其回鄉反省。天下還有這等事?樊燮的怒火無處發泄,大罵:"一個小小的秀才,如此囂張,哪有公理!"

解職回鄉後,爲了牢記恥辱,他在樊氏祠堂裏立了一個木牌,上寫"王八蛋滾出去",發誓要洗刷平生最大的恥辱。

樊燮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機會了,就把希望全部寄託在2個兒子身上,囑咐他們一定要考取功名,超過只有舉人身份的左宗棠。

爲了確保兒子成材,樊燮採取了令人側目的招數:讓2個兒子從內到外穿上女裝,聲稱"考中秀才,可不穿女式外裝;考中舉人,可不穿女式內裝;考中進士,就把祠堂木牌燒掉。”

梅蘭芳

見過狠的,沒見過這麼狠的!樊燮的長子早亡,沒能實現老爹的願望。次子樊增祥則一路開掛,同治六年(1867年)中秀才,光緒年間中進士,被授予庶吉士。樊燮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他在家鄉大擺喜宴3天,當衆燒掉了"洗辱牌"。

此後,樊增祥歷任陝西布政使、護理兩江總督,在仕途上拜張之洞爲師,袁世凱當政後被封爲官參政院高級參政。

樊增祥與袁克定是至交好友,兩個人書寫了很多風月佳話,他還是梅蘭芳的知己,爲梅蘭芳修訂過《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京劇名段的道白和唱詞。他是歷史上少有的高產詩人,存世詩作達3萬多首,著有數百萬字駢文。樊增祥號樊山,因此歷史上也被稱爲“樊樊山"。

左宗棠怕是沒有想到,當初對自己的一次彈劾,催生了這麼多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