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主签人最多被弹劾降职,只有一人被判处死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救他,直接给慈禧太后发电报。这个人叫完颜崇厚,所签订协议涉及新疆伊犁。

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只有伊犁尚在沙俄控制中。李鸿章感到“与俄议决裂,深为可虑”,力主通过谈判收回伊犁。于是,吏部左侍郎完颜崇厚作为全权大臣出使沙俄“便宜行事”。完颜崇厚,满洲镶黄旗人,洋务派分子。经过1年多谈判,次年10月2日他与沙俄方签订《里瓦机亚条约》,正约之外附有一个中俄《陆路通商章程》。

正约、副约是彻底的丧权辱国条约,中国只部分收回伊犁,所付出代价是:赔偿俄军费500万卢布;伊犁西部及帖克斯川一带划归俄国;修改费原干省和喀什噶尔等地边界,与原塔城界址相比,更有利于俄方;俄取得在嘉峪关、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古城设立领事权利;在蒙古、新疆各地贸易免税;俄商取得在恰克图、尼布楚或由科布多经归化、张家口、东坝、通州运货到天津的权利;也可由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经嘉峪关,西安或汉中运货到汉口的权利;可在张家口、嘉峪关、通州、西安、汉中等处沿途经商;俄商由陆路运货至天津、汉口的进口税减1/3;俄人可在松花江行船至伯都纳,并与沿江一带居民贸易。

条约内容传回国内,引发强烈反对,总理衙门认为这样一来,收回不收回伊犁没有什么不同,“或尚不如不收之为愈”。李鸿章持则支持条约的态度,称完颜崇厚是奉旨而行,况且允许他“便宜行事”,有签订条约的权利,如果给了他这个权利现在又不同意,“其曲在我”。李鸿章认为:“崇厚所定俄约,行之虽有后患,若不允行后患更亟”。他主张“只能随宜设法,徐图补救”。为说服总理衙门他说目前“军心不固,外强中干,设与俄议决裂,深为可虑”。

左宗棠与李鸿章历来主见不同,他主张海防、塞防同等重要,不同意向沙俄屈服,提出终止与沙俄谈判,避免决裂,巧妙周旋,必要时可刀枪相见,“坚忍而求胜”。左宗棠的态度强硬,最终得到清廷认可,决定不批准《里瓦机亚条约》,下令把完颜崇厚治罪,判处死刑,等到秋后问斩。

1880年1月4日,清廷把崇厚“交部严加议处”后第二天,沙俄派凯阳德到总理衙门示威,称此举破坏两国友谊,随后沙俄调集军队,对清廷施压。眼看大战一触及发,英、法担心中俄发生战争会影响它们对华贸易,担心沙俄获胜会获取更大对华利益,因此两国公使要求清廷赦免完颜崇厚,以缓和局势。

德、美、意、奥也纷纷向总理衙门提出同样要求,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被惊动,直接给慈禧太后发电报,要求赦免完颜崇厚。 1880年2月,清廷作出对完颜崇厚暂免斩罪的决定,并派驻英公使曾纪泽兼任驻俄公使,与沙俄重新谈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