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在历史上可谓战略重地,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中原王朝的必争之地,在千百年来的历史中,这个地区的重要性,好比是家中的北大门,关起来时平静安详,但是一旦打开,豺狼虎豹便接踵而来,让人不得安生。

自唐开始,燕云地区便成为了朝廷的重要边镇,帮助唐朝抵御了众多外敌的窥视,但在唐末五代时期,这个备受关注的地区,由于中原王朝的动荡不安,恰逢契丹王朝的的龙兴二祖出世,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原王朝的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出世,游牧民族的英雄耶律阿保机也完成了草原的统一,而这一切,只是燕云地区噩梦的开始。

首先,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重珂想加大集权,偷偷的想换掉藩镇的各位头子,但其中一位老哥不想认命,他先是起兵反了后唐,而后联络到辽国大王耶律德光,许诺日后登基称帝后,甘愿送上燕云十六州的土地,来换取契丹兵马的支援,而且在这些条件下,特意提出日后尊契丹为父国,自己以儿国自居,这个人,便是后晋皇帝石敬瑭,一个被后人集体咒骂千年的儿皇帝。后唐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沦陷,石敬瑭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皇帝,而燕云十六州的广袤大地,也以这样的方式,远离了中原王朝几百年。

儿皇帝石敬瑭

这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割让土地,在燕云地区生活的百姓,还有丰厚的物产土地,都成为了契丹的囊中之物,而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也同样落入人家手中。至此以后,草原人民来河北一带打秋风,便成了一种习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成为了契丹门外的跑马场,中原王朝几乎无险可依,战略要塞全部丢失,头上悬刀,成了中原王朝的噩梦。

燕北长城的丢失,让中原王朝很快的觉醒,而已儿国自居,也让百姓们义愤填膺。石敬瑭的继任者很想改变如此的局面,面对契丹咄咄逼人的架势,石重贵鼓足勇气向耶律德光说不,在递交的国书上申明恢复同等地位,后晋与契丹兄弟相称。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如此残酷,石重贵虽然打了一次漂亮的防守战,还没来得及好好庆祝的时候,契丹大军再次袭来,由于内部叛乱的原因,石重贵从太原跑到了开封,但很快开封的大门被契丹打破,石重贵一家也成了阶下囚。

开封一带在这时已到了契丹手里,中原地区摇摇欲坠,这时刘知远站了出来,作为河东节度使的他,带领后晋朝廷余兵余勇,奋力拼杀,将契丹大军赶出了开封,保住了中原王朝的地盘,而后他建立了后汉,继续与契丹对峙多年。但燕云地区的失去,让他一刻不得安生。

赵匡胤

之后的后周,在世宗皇帝柴荣的带领下,几次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多是有劳无功,始终没有完成多年的夙愿。当北宋建立后,作为胸怀大志的君主,赵匡胤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战略,在灭掉了南唐后蜀之后,开始了向北方向的战争,无奈何英年早逝,只有其弟赵光义继承遗志,灭掉北汉后,继续开始了收复燕云地区的战争。

可以说,赵光义的想法是对的,如果收复燕云地区,有雄关要塞的防御,游牧民族再想轻易的兵入中原,将变得十分艰难,燕云地区的重要性,是中原王朝存续下去的根本,所以,北宋以举国之力去发动收复燕云的战争,的确是有着明确的目的。

赵光义

可惜高梁河一战的惨败,让宋太宗几乎丢了性命,但顽强的赵光义还是不甘心如此,在攒存了一段时间后,他发起了第二次北伐,希望经此一役,解决子孙的后患。

但老天还是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又一次的大败,让赵光义无功而返,他自此也没有了锐气,只好期待后代完成他的遗志。而他的儿子真宗皇帝,的确也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一首劝学诗让大宋的读书人疯狂起来,至此文臣成了北宋的主导者,澶渊之盟后,北宋与契丹握手言和,赵光义的遗愿也被抛之脑后。

百年的和平,让大宋丧失了最后收复燕云地区的机会,当女真人崛起后,北宋的末日已经来临,如果当初燕云地区没有丢失,那这一切都是都是另外一番景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