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在經濟上我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軍事上“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在基礎建設上,“中國速度”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讓全世界一次又一次矚目。如今中國這頭雄獅已然崛起,大國風範已然樹立。

衆所周知,對於基礎建設,我國在其他國家眼裏是有着“基建狂魔”的稱號的,許多的建築被稱爲世界奇蹟,像2018年投入運營的港珠澳大橋,以及2019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不知刷新了多少世界紀錄。我國在建橋、修路方面的技術在世界上都是“頂呱呱”的存在,在世界上很多認爲無法完成的項目都被我國的工程師一一解決。

在世界上其他國家還在解決工程難題時,我國又一超大工程要完工了,它的修建成功估計又要再一次讓世界爲之矚目,這項工程就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地下互通”集羣工程——“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一條連接深圳市與中山市的大橋,整個通道全長24公里,於2016年年底實施開工,預計到2024年投入運營。深中通道其實並非全是橋樑,還結合有隧道、島嶼,工程的建設也分爲四個階段,在2016年到2017年期間主要建設的是兩座人工島嶼。

人工島嶼開始建設的場面也是非常震撼壯觀的,2016年12月在一覽無餘的海域上9艏超級大輪船彙集,宣告着深中通道項目第一階段的修建正式啓動。這兩個人工島嶼的面積都約有19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大小,較大的西人工島形似一個風箏,爲的是減小阻水效應,在該島上管理站、救援站、通信站等,還有風塔以及直升機停機坪。形如風箏的西人工島,不僅是伶仃洋上一道優雅的風景線,還是珠三角的一個新座標。

而這第二階段則是修建隧道,於2017年12月開工,隧道的修建最爲關鍵,難度係數也是非常的高,極具挑戰性。整個隧道共長6.8公里,是世界首例8車道特長海底沉管隧道,隧道共有32節管節,每節約有8萬噸重。隧道的鋪設難度固然很大,但在中國工程師的努力下,很多的問題都被迎刃而解。

這第三階段則是橋樑工程計劃,在2018年的4月開始進行,整個工程預計在2024年完成,不過按照如今的進程估計會早於2024年就能完工。這一條投資近500億建造的通道有着非常重要戰略意義,其不光將深圳通往中山的通勤時間縮短到30分鐘,對深圳、中山兩座城市的經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