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一位爭議性很大的人物,尤其在《三國演義》裏,司馬懿的奸詐比曹操更甚。比如曹操兵敗赤壁後,還有心情大笑譏諷“周瑜無謀,孔明無智”,雖次次被打臉。

不過實話實話,曹操的這種奸詐很難得,所謂:順境中的牛逼不算牛,逆境下方顯真英雄。再看司馬懿,明明打不過諸葛亮,被按在地上摩擦,卻還是嘴硬,收到女裝後被部下逼着,纔來了個千里求旨出戰。雖很有手段卻顯不如曹操那般大氣。

故而,曹操很“真”,哪怕幹個壞事都敢敲鑼打鼓告知四方,如在宛城曹操問,“此處可有娼妓乎”。司馬懿卻總給人“裝”的感覺,從裝病開始騙曹操,到最後裝病騙曹爽。

其中最讓人指責的是,司馬懿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後,言而無信誅滅了曹爽三族,氣得擔保人蔣濟,沒多久就病死了。司馬懿爲何突然如此不靠譜了呢?須知,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依仗他有信用,被視爲“曹魏救星”,難道也是“裝”的?

其一:曹魏救星

司馬懿何時被視爲曹魏救星的?是從司馬懿抵抗諸葛亮開始!也就是說從曹叡時期開始,司馬懿就成了曹魏的屏障,因爲就他一人能對抗得了諸葛亮。這一時期司馬懿有過啥“不臣之心”嗎?還真沒有。

哪怕在諸葛亮去世後,他被曹叡奪了軍權,也沒啥反應。遼東公孫淵叛亂,曹叡一個令,司馬懿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又替曹叡遠征遼東。所以這一時期的司馬懿,堪稱是曹魏忠臣,這真不是在“裝”。

自曹叡去世,司馬懿和曹爽同爲託孤重臣,一開始兩人配合得不錯,可沒多久曹爽就開始排擠司馬懿。因爲司馬懿依靠多年來,當曹魏的“救火隊長”,積累了大量人脈和口碑,儼然成了象徵人物。

曹爽想推行他的新政,就必須要排除司馬懿。於是司馬懿便拿出了裝病的好手段,啥也不管了。曹爽也由此開始了各種作死。把能得罪的人,幾乎都得罪了個遍——除了司馬懿代表的門閥士族勢力外,還有郭太后等,這些本該是拱衛曹魏勢力的人物。

由此裝病之中的司馬懿,因曹爽的胡折騰,就徹底被視爲了“曹魏救星”了。因爲許多人從曹爽所做作爲中,判斷出他想篡位。自然無論門閥士族,還是曹魏拱衛力量的人,就都圍繞在司馬懿身邊。

其二:誅滅曹爽三族

正是在這種局面下,公元249年,司馬懿趁曹爽帶着皇上去祭拜高平陵時,突然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能依靠的力量,就只有三千死士。那麼他就不怕曹爽反撲嗎?

當然害怕!別看司馬懿得知桓範跑出城,去通知曹爽後他說:“桓範雖很有才華和智謀,但都放心,就憑曹爽那點智商,他是不會聽從桓範計謀的。”可司馬懿卻立刻派人跑到曹爽那裏,進行各種勸降。

其中最關鍵的人物就是太尉蔣濟!對着蔣濟,司馬懿以洛水起誓:必不會傷害曹爽等等。於是蔣濟這纔給曹爽去信。也正是因有蔣濟的擔保,曹爽最終決定投降了司馬懿。氣的桓範大罵:“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果然,桓範一語中的,司馬懿突然言而無信,丟棄信用,誅殺了曹爽三族,加上支持曹爽的宗親等,一次就屠殺了5000多人。連擔保人蔣濟,都被司馬懿活生生氣死了。爲何司馬懿從“曹魏救星”瞬間就變成“惡魔”了?

其三:2年後來了答案

高平陵之變2年後,也就是公元251年,王凌反叛了,拉開了“淮南三叛”的序幕。王凌反叛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司馬懿把持了朝綱,皇上曹芳年歲太小,故而要擁立曹彪爲新皇帝。

人們都說王凌是曹魏忠臣,那麼筆者卻要反問一聲:爲何在曹爽專權,把郭太后趕出永寧宮,並大肆佔有宮中之物時,王凌不反叛呢?大概就是因爲,曹爽無論怎麼折騰,也是姓“曹”,屬於曹魏宗親吧。

既然如此,倘若司馬懿當初沒殺曹爽,一旦曹爽外逃,或趁司馬懿疏忽等捲土重來時又會是什麼情景?估計倘若司馬懿敗了,必是三族盡誅!因而當司馬懿在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就註定了他沒回頭路。

我們可以把司馬懿跟蔣濟兩人對調一下。如,是蔣濟發起了高平陵之變,司馬懿作擔保人,那麼蔣濟事成後會不會留下曹爽?再做個假設,若司馬懿根本不出頭,就自然老死,以他對曹魏的功績,史書是不是會把司馬懿捧上天?

所以說來說去,司馬懿決定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就已不能再按“臣子”身份要求他了,因爲這意味着矛盾,沒有任何調和餘地了。司馬懿在2年前,就看清了此舉的風險和承擔的責任。對此桓範也看得很清,可惜曹爽卻心存幻想,這又能怪誰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