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難的事,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何能讓交流暢通、愉快和有效,是一大難題。尤其對於老實人來說更是如此。

所謂老實人,筆者的定義就是心善的人:有底線,有良知,明是非,卻不願意傷害別人,總喜歡用最大的善意對待這個世界。故而都顯得“嘴笨”,經常被一些所謂“能說會道”者,佔了便宜。

這是正常現象嗎?根本不是!因爲老實人都心如明鏡,故而才比較痛苦!那麼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狀況?就是加強自己的說話技巧!所謂:老實人都心善嘴笨,學會這三種說話技巧,不必再喫啞巴虧!

其一:面對同級別者,變被動爲主動

諸葛亮跟着魯肅來到江東後,面對的第一次大考驗,就是“舌戰羣儒”。而這種情況,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發生的,如同事、朋友間一些事關利益的爭論。雙方地位對等,實力相當,就看誰能說得過誰。

張昭率先發難,緊緊抓住諸葛亮的一個話柄“自比管仲、樂毅”,然後用管仲、樂毅的功績,對比諸葛亮輔佐劉備後的一系列慘敗。

張昭這種招數,想必“江湖中人”都面對過吧?這就是用你自己的話,抽你自己的臉。故而一味防守和解釋,根本不起作用。那麼諸葛亮是如此處理呢?就牢牢把握住了一條:變被動爲主動!

諸葛亮第一句話就是:“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即,這種情況屬於過時信息了。

跟着就開闢新戰場,用輔佐劉備取得的戰績如“博望燒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輩心驚膽裂”,一步步引導至“高皇數敗於項羽,而垓下一戰成功,此非韓信之良謀乎”?

看到變化了沒?諸葛亮新開闢的戰場,竟然變成了輔佐劉邦開國漢朝的張良和韓信,這兩位比管仲、樂毅的功績更牛吧。

最後諸葛亮凌厲反擊“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誇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爲天下笑耳!”

分析:諸葛亮能把張昭說得啞口無言,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化被動爲主動,沒跟着張昭步調走,突然改變戰場,讓張昭預設的所有言辭埋伏等,都失去意義故而敗下陣來。

故而同級別間,這種“變被動爲主動”的說話技巧,是相當高效且凌厲的。也許有人問:用在領導身上行不行?筆者勸一句,不到萬不得已,最好別用!道理應該都懂得。

那麼面對領導這種比自己強勢,地位高,能主宰自己事業前途的的人,又如何說話呢?這就引出了第二種說話技巧。

其二:面對強勢者,示弱迂迴

宋江、李逵、戴宗和張順結識後,四人跑到琵琶亭內喝酒,正喝得高興呢,來了一對賣唱的母女。那女子一個萬福後,便開始給四人唱曲。結果李逵急眼了,我剛要跟我宋哥哥說話,你唱個鳥曲子啊?

於是李逵暴起,好在對方是弱女子,沒敢動拳頭,而是用一根手指一點唱曲女子的額頭。壞事了,那女子豈能經得住?一下倒地暈了過去。

倘若您是這位賣唱女的母親,你會怎麼辦?報官?哭鬧?抓住李逵脖領子罵?

咱還是看看那位老婦人如何說的,她說:“不瞞官人說,老身夫妻兩口兒,姓宋,原是京師人。只有這個女兒,小字玉蓮,他爹自教得他幾個曲兒,胡亂叫他來這琵琶亭上賣唱養口。爲他性急,不看頭勢,不管官人說話,只顧便唱,今日這哥哥失手,傷了女兒些個,終不成經官動詞,連累官人。”

現在,問個問題,您若是宋江和李逵,面對這套說辭,你該怎麼辦?

這就叫“示弱迂迴”。先退一步,承認我也有過錯,但卻不想再引發更大的風波,可我不知道怎麼辦,您看呢?保住了宋江的面子,又給了李逵臺階,更迂迴到了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看對方如何出牌。

結果宋江給了二十兩銀子,還說:以後別賣唱了,嫁個好人家,這二十兩銀子她的嫁妝!

分析:領導的臉面必須要保全,哪怕爲此自己丟再大的面子,也不算丟!強勢者就讓他更強,你更弱,所謂“柔能克剛”。倘若當時這老婦人揪住李逵脖領子,不依不饒會如何?結果都清楚!

戴宗是官府裏的人,宋江是江湖大哥,張順是本地一霸,李逵更別提了,敢問你能鬥得過嗎?所以,說話技巧在這時,就派上了大用場。老實人學會這些說話技巧,真的就不必再喫啞巴虧!

其三:面對無聊糾纏者,理、法過後宜沉默

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的。畢竟無聊糾纏者是少數,且大部分還是一些生活不如意者,地位等都比你低很多。所以對他們,只能是先說道理,後談法理,若還失效,最好沉默。千萬別衝動,否則大概率會喫大虧,如楊志和牛二!

當然,果斷止損也不失一種好辦法。因爲你耽誤不起時間,他卻有的是時間跟你耗!相關事例就不舉了,畢竟對於老實人來言真正的虧,多喫在前兩種情況,而這第三種,別說老實人,再能說會道者遇到了他也要抓瞎!

總之,一個人的口才,是能通過不斷總結鍛鍊,而開發出來的。同時更別把那些“口吐蓮花”者,視爲好口才。因爲真正的好口才,是建立在高情商之上,能產生出良好效果,起到一種正能量作用,而不是去忽悠別人上當受騙!

故而筆者推一套高情商書籍,一共八本,才34.8元。若有興趣可以點擊上面的鏈接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