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這兩天看到一篇新聞,感覺到非常的悲哀。一個79歲的老母親由於癱瘓,竟然被兒子活活的埋進墓坑。

據新聞講述,這個老人本來是由二兒子贍養,後來老二生病,無法贍養老人,於是讓老大把母親接過去。

哪裏知道,老大覺得母親是一個麻煩,竟然想出活埋的方法讓老母親早早結束生命。慶幸的是老人家被搶救及時,得以保全生命。

這件事經報道出來,就讓所有的人忍不住批評這個兒子。他的這一行爲也給所有的家長提醒,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實是培養出感恩的孩子。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感恩之心,不懂得母親的辛苦,看不到別人的付出,內心永遠只有自己,永遠都無法去孝順父母。

01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培養出感恩的孩子

對於現代人來說,孩子少,我們會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滿滿的愛。

但是我們可能忘記了,告訴孩子懂得感恩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滴水當湧泉相報,感恩纔會讓一個孩子擁有最美好的良知。

耶魯大學曾說,感恩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當一個人懂得感謝別人的時候,實際上他看到了別人在自己身上的付出,看到別人身上的愛。

他們懂得感謝別人的付出,並在合適的時間會反饋回來,這種愛的傳遞纔會令人動容。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擁有最好的善良。這種善良是一個人最佳的品格與光輝。在成長的路上,一個孩子懂得感恩,會給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

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付出得到善待,而那個感恩的孩子會讓別人予以重擔,得到更多機會的錘鍊。

對於這個79歲老母親來說,也許她畢生爲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心血,以爲養老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不懂得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有可能你養大的孩子真的是白眼狼。

進行感恩教育一定要早點進行,不要把孩子培養成霸王的性格,認爲自己是家裏的老大,讓孩子學會感謝是一輩子最重要的責任,這樣的孩子纔會在成長的路上,有良好的家風。

02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也走得不遠

心理學曾發現,那些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非常的自私自利,不懂得分享,更不會去團結合作。

未來在成長中,也不會走得很遠。感恩之所以對孩子重要,這是因爲感恩,會讓我們銘記愛的感動。

當你的內心被很多感動充盈着的時候,他會懂得更大程度的回報別人。這種愛的感染纔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會注重孩子的學習教育,但是對於孩子內在的良知卻忘記了。喚醒孩子內在的良知,讓孩子有擔當,有責任也是每個家庭重點需要進行的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懂得感恩的孩子,差不到哪裏去。他會在成長的路上,秉承內在的善良,進行最好的選擇。

而不會把利益放在最前面,喪失最基本的良知。正如這個老母親的孩子,他恰好被自己利益衝昏了頭腦,認爲父母是累贅,是負擔,想要早點解決老母親,讓自己得以解脫。

這樣的人對母親這樣,如果有天家庭發生危機,想必對待妻兒也好不到哪裏去。據報道講述,此次挽救老母親還是妻子,妻子發現老母親不見了,她才報警的。

每個人都需要善待,妻子所做所爲也是給孩子傳遞良好的信號,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家庭最基本的義務。

03如何培育出感恩的孩子,請記住這些原則

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培育出感恩的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是受父母影響最大的,而做父母要想讓孩子感恩,可以記住這些原則:

第一個原則,不要把孩子當成家庭的老大。當孩子成爲家庭老大的時候,整個家庭的關係會處於一種孩子是王的感覺,孩子會認爲自己無所欲爲。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需要照顧,家人也是如此。讓孩子從小去照顧人是很好訓練孩子感恩的重要能力。

第二個原則,父母做好良好的榜樣。每個孩子其實都是眼睛雪亮的,他們會看到我們對待老人態度。

讓孩子有節制,懂得孝順老一輩是最基本的義務。每個人都要老,我們未來想要後代如何對待我們,我們現在就要做好這些基本功。

如果我們能在平時生活中尊重老人,不對老人頤指氣使,而是充滿敬重,孩子同樣也會尊重自己的長輩,因爲她會從父母的態度看出老人是否重要。

第三個原則:多讓孩子感恩,可以適當讓孩子經常說出家庭成員爲其所做的事情,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付出,感恩是激發對方內心最大的善意。

今天這個老人被自己的兒子活埋事件告訴我們,真正好的家庭,一定會去強化感恩能力,讓孩子早早懂得別人的付出與不易,從而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慈悲之心,造就更多的人。

今日話題:你認爲一個家庭最好的教育是什麼?歡迎探討與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