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駕駛時,難免會遇到輪胎被釘子等尖銳物刺扎的情況,嚴重的在被刺扎後因漏氣造成胎壓不平衡引發爆胎,而大部分駕駛者缺乏應對爆胎的經驗,很可能因處置不當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各個輪胎企業都在研發輪胎自修復,但技術不盡相同,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各大品牌的自修復輪胎。

01德國馬牌

作爲輪胎行業領導者及行車安全領域的專家,德國馬牌輪胎始終以消費者的行車安全爲首要創新驅動力。

ContiSeal自修補輪胎內壁特製了粘性密封層,當輪胎被直徑不超過5毫米的異物刺穿時可以迅速封閉穿孔,保持輪胎的密封性,並阻止氣體流失,防止氣壓下降,在極端情況下爲車主提供強大堅實的安全保障。

02米其林

米其林Selfseal自修復技術是通過噴塗設備在輪胎內噴塗一層高分子記憶橡膠,從而增加一層“自修復防刺漏安全區”,使直徑在6mm內,長度在8cm內的尖銳物戳破輪胎胎面(不含胎側)後被包裹,拔出後自封閉,起到防刺漏的效果,解決了輪胎因扎釘、漏氣而產生的交通隱患,確保行車安全。即使被釘子刺穿也不會影響駕駛安全。

03倍耐力

倍耐力三大輪胎技術之一的SEAL INSIDE(內部自修補技術),可自動密封修補破損輪胎。當輪胎被刺扎後,密封材料緊貼造成輪胎損傷的外物,如果外物仍在輪胎上,密封材料會圍繞該物體形成密封隔離圈。

當造成輪胎損傷的外物被清除時,密封材料將被吸入外物留下的孔隙中,密封孔隙邊緣。

04韓泰輪胎

早在2015年,韓泰就推出了首款自修復技術輪胎"Ventus Prime2 SEALGUARD"。

韓泰自動修復輪胎內部有一層特殊塗層膠料,當輪胎被刺穿時,內部黏性材料會將扎入的物體包住防止漏氣,當扎入物體拔出時膠料又會瞬間對形成的缺口進行填充,從而實現自動修復的功能。

05路馳安

作爲國內新興輪胎廠家之一,路馳安很早就開始研發自己的輪胎自修復技術,並在2017年實現量產。

路馳安自修復輪胎內壁附有榮獲國家專利的軟性固態膠狀的高分子複合材料,當輪胎遭遇直徑8毫米以下的尖銳物扎入時,這種材料能在0.01秒內瞬間修復穿孔,從而保證輪胎被刺扎後不漏氣、不爆胎, 保障車輛行駛安全。由於這種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學性能非常穩定,不會發生脫膠、變形,也不會對胎體、輪轂、氣門芯造成腐蝕,還能降低胎溫,延長輪胎使用壽命。

06錦湖輪胎

錦湖Sealant自我修復輪胎作爲錦湖的高科技輪胎曾斬獲美國IDEA設計大獎等多項大獎,錦湖Sealant自我修復輪胎內部塗抹密封膠物質,行駛中胎面部位被釘子之類的物質刺穿時,密封膠物質因爲內部的空氣壓移動到刺穿部位來防止空氣漏出的輪胎。

另外,鄧祿普、普利司通等衆多品牌,也都在進行自修復輪胎技術的研發,足以證明自修復輪胎具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不過,現在自修復輪胎市場魚龍混雜,朋友們在選擇時還需擦亮眼睛,防止買到劣質輪胎,影響行車安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