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时期,曾组建过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劳动服务团”,这是个带有强制性的军事化管理团队,主要从事劳动生产任务,这个机构在国内不太为人们所熟悉,很多读者可能都没听过它的名称,本文就详细介绍一下。

历史沿革

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经济极度萧条,失业人口剧增,为了缓解社会压力,教会及一些民间团体就建立了许多规模不等的劳动团队,称为劳动营。劳动营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管理体系,可为德国的农业生产和市政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力,在部分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同时为劳动者提供了微薄的薪水解决家庭温饱问题,因此深受好评,当时正在谋求发展的纳粹党也组建了一些自己的劳动营。

1931年6月,魏玛德国成立“志愿劳动服务团”,将分散的劳动营纳入国家统一管理范畴,由国会议员弗里德里希·舍尔普担任领导,但这时魏玛德国对劳动营也仅仅是进行规范化的行政管理,并不具体介入劳动营的业务及日常管理工作。纳粹上台后,继续保留并整改了这个机构,由德国劳动部官员康斯坦丁·希尔担任劳动团的最高领导。1934年7月,劳动团被最终命名为“帝国劳动服务团”,德文Reichsarbeitsdienst,缩写RAD。纳粹德国建立大规模劳动服务团还有另一个目的,为将来的扩军储备力量,因为受制于《凡尔赛条约》德国只能拥有十万陆军,劳动服务团不属于军队,可以不受条约限制,年轻人在这里接受军事化训练之后,都能够快速的转型为优秀的士兵。

劳动服务团并不是纳粹独创,它的形成与一战结束后德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原本是一个单纯的缓解就业压力的“施工队”,即使魏玛德国统管后其性质依然未变,但是,纳粹上台后,这个组织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结构与发展

1935年6月,纳粹德国颁布《德意志国劳动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国民参与帝国劳动服务团的义务做出强制性要求,明确规定凡是年满16-25周岁的德国男性,必须进入劳动服务团参加半年义务劳动,然后才能继续升学或服兵役。这时的劳动服务团还没有涉及到女性,二战爆发后,在1939年设立专门的女性劳动服务团,但女性劳动服务团属于志愿加入,不带有强制性,女性劳动服务团后来为国防军输送了很多“女性辅助人员”。

纳粹德国的劳动服务团分为33个工作区,每个区设立指挥部和警卫连,由一名高级官员担任领导。一个工作区管理大约6-8个劳动营,每营约有6个连级劳动分队,人数为200人左右,一个营约1200-1800人。

劳动营参照了国防军的编制,但其规模比军队的规模更大一些,劳动营设有专门的训练营地,实行军事化管理,参加者必须搬进营地接受封闭式训练和管理,完成上级安排的各种劳动任务。在二战爆发之前,劳动营主要从事开垦荒地、收割庄稼、砍伐树木、建筑堤坝、修筑公路及市政建设项目,他们的工作任务并不轻松,所有成员每周工作时间必须达到76个小时,每天平均工作11小时。

这一时期的劳动服务团还很少参与军事目标的建设工作,但1938年德奥合并和吞并捷克之后,劳动服务团就开始参与东西两线防御工事的建设,他们与托特组织合作,完成了很多防御性的军事工程建设。德国的军事建筑基本上是由另一个与劳动服务团相似的劳动组织完成的,这个专门从事军事建设的机构叫托特组织,齐格菲防线和后来的大西洋壁垒就主要是托特组织修建的,注意它与劳动服务团并不是同一个部门。

为基础建设提供义务劳动,只是劳动服务团的基本任务,纳粹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军事化管理的方法,培养年轻人的组织性、服从性、荣誉感和吃苦耐劳精神,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灌输纳粹的理念,在思想上将年轻人驯化成狂热的纳粹支持者。

衔级制度

帝国劳动服务团属于军事化管理体系,所以它也参照党卫队的标准制定了一套自己的衔级制度,具体如下:

一、劳工全国领袖。

二、上级集团指挥。

三、集团指挥。

四、旅队指挥。

这四个等级类似于党卫队将军级别的官员。

五、旗队长。

六、上级旗队长。

七、下级旗队长。

这三个级别类似于校官。

八、高级中队长。

九、上级中队长。

十、下级中队长。

这三个级别相当于尉官。

十一、高级小队长。

十二、上级生产小队长。

十三、下级生产小队长。

十四、上级生产团员。

十五、下级生产团员。

十六、生产团员。

二战中的职能

二战爆发后,大批劳动服务团被划归国防军直接管理,为德国战时建设服务,此时它开始逐渐转变成一个准军事化的集团,其职能是充当国防军的战略支援队伍。

在波兰和西线战役中,有几百支劳动服务团的队伍参与支援前线的工作,他们负责清理道路、建造修复简易机场、修建防御工事、布设雷场等工作,还有一部分劳动服务团人员充当运输部队的职能,为前线运送物质弹药等,更有少数人直接担任警卫任务,为国防军执行警戒、看守俘虏等军事任务。

在整个二战期间,划归国防军的劳动服务团基本上演变成后勤保障部队的角色,其中一部分被训练成防空部队部署在相应的单位,至1944年底,大约有6000多名劳动服务团人员成为高射炮兵。在东线,至少有400多个规模不等的劳动服务团队伍跟随国防军,参加了从莫斯科战役到抢夺高加索油田的战斗,到后期一些劳动服务团成员被当做步兵直接参加了战斗,抵抗苏军的反攻。

更多的劳动服务团人员成为党卫军征兵的对象,1943年初党卫军组建第九、第十师的时候,就在劳动服务团里征召了一万多名士兵入伍。这两个师在市场花园行动中对抗英国伞兵时,劳动服务团的人员与他们的师哥学长们一起参加了战斗。

老一批的劳动服务团成员上了前线,年轻人继续加入其中,在德国国内的劳动服务团人员依然继续他们最基本的工作,从事基础建设和农业生产,只不过,在战争后期,德国已被盟军炸得千疮百孔,他们更多的任务不是建设,而是清理废墟。

到1945年2月,劳动服务团人员的服役时间缩短为两个月,训练内容也变成步兵和反坦克战术。该组织的首领希尔想方设法避免自己的机构被戈培尔的“人民冲锋队”吞并,但随着德国兵源枯竭,劳动服务团也不得不拿起武器走上前线,成为彻底的战斗部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帝国劳动服务团也随之解散,寿终正寝。

评价

帝国劳动服务团虽然不是纳粹首创,但纳粹上台后将原本单纯的劳务输出团体改变为集洗脑与军事力量合二为一的特殊机构,这个团体的属性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它变成纳粹教育体系和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与其他政府部门性质完全一样。

在战争时期,帝国劳动服务团所从事的工作究竟属于军事任务还是民事建筑,无法明晰的区分,他们不是军人,但参与了很多军事行动,这种现象在纳粹德国并不奇怪,它与冲锋队、党卫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团体,都是纳粹统治下全民狂热的产物,在纳粹洗脑式的教育下,他们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为日耳曼复兴奋斗的宏大理想之中,在那样的环境下,究竟有几人能意识到,他们已经被绑上了纳粹的战车,正在驶向毁灭的深渊?

喜欢二战历史请关注烟雨蒙蒙未沾衣,我写作二战德国人物、军衔、服装等内容,客观讲历史,批判法西斯,更多史料请点开我的用户名,在“文章”栏目里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