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時期,曾組建過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勞動服務團”,這是個帶有強制性的軍事化管理團隊,主要從事勞動生產任務,這個機構在國內不太爲人們所熟悉,很多讀者可能都沒聽過它的名稱,本文就詳細介紹一下。

歷史沿革

上世紀二十年代,德國經濟極度蕭條,失業人口劇增,爲了緩解社會壓力,教會及一些民間團體就建立了許多規模不等的勞動團隊,稱爲勞動營。勞動營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組織管理體系,可爲德國的農業生產和市政建設提供充足的勞力,在部分程度上緩解了失業壓力,同時爲勞動者提供了微薄的薪水解決家庭溫飽問題,因此深受好評,當時正在謀求發展的納粹黨也組建了一些自己的勞動營。

1931年6月,魏瑪德國成立“志願勞動服務團”,將分散的勞動營納入國家統一管理範疇,由國會議員弗里德里希·舍爾普擔任領導,但這時魏瑪德國對勞動營也僅僅是進行規範化的行政管理,並不具體介入勞動營的業務及日常管理工作。納粹上臺後,繼續保留並整改了這個機構,由德國勞動部官員康斯坦丁·希爾擔任勞動團的最高領導。1934年7月,勞動團被最終命名爲“帝國勞動服務團”,德文Reichsarbeitsdienst,縮寫RAD。納粹德國建立大規模勞動服務團還有另一個目的,爲將來的擴軍儲備力量,因爲受制於《凡爾賽條約》德國只能擁有十萬陸軍,勞動服務團不屬於軍隊,可以不受條約限制,年輕人在這裏接受軍事化訓練之後,都能夠快速的轉型爲優秀的士兵。

勞動服務團並不是納粹獨創,它的形成與一戰結束後德國的經濟、社會環境惡化有着密切的聯繫,它原本是一個單純的緩解就業壓力的“施工隊”,即使魏瑪德國統管後其性質依然未變,但是,納粹上臺後,這個組織的性質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結構與發展

1935年6月,納粹德國頒佈《德意志國勞動法》,以法律的形式對國民參與帝國勞動服務團的義務做出強制性要求,明確規定凡是年滿16-25週歲的德國男性,必須進入勞動服務團參加半年義務勞動,然後才能繼續升學或服兵役。這時的勞動服務團還沒有涉及到女性,二戰爆發後,在1939年設立專門的女性勞動服務團,但女性勞動服務團屬於志願加入,不帶有強制性,女性勞動服務團後來爲國防軍輸送了很多“女性輔助人員”。

納粹德國的勞動服務團分爲33個工作區,每個區設立指揮部和警衛連,由一名高級官員擔任領導。一個工作區管理大約6-8個勞動營,每營約有6個連級勞動分隊,人數爲200人左右,一個營約1200-1800人。

勞動營參照了國防軍的編制,但其規模比軍隊的規模更大一些,勞動營設有專門的訓練營地,實行軍事化管理,參加者必須搬進營地接受封閉式訓練和管理,完成上級安排的各種勞動任務。在二戰爆發之前,勞動營主要從事開墾荒地、收割莊稼、砍伐樹木、建築堤壩、修築公路及市政建設項目,他們的工作任務並不輕鬆,所有成員每週工作時間必須達到76個小時,每天平均工作11小時。

這一時期的勞動服務團還很少參與軍事目標的建設工作,但1938年德奧合併和吞併捷克之後,勞動服務團就開始參與東西兩線防禦工事的建設,他們與托特組織合作,完成了很多防禦性的軍事工程建設。德國的軍事建築基本上是由另一個與勞動服務團相似的勞動組織完成的,這個專門從事軍事建設的機構叫托特組織,齊格菲防線和後來的大西洋壁壘就主要是托特組織修建的,注意它與勞動服務團並不是同一個部門。

爲基礎建設提供義務勞動,只是勞動服務團的基本任務,納粹最主要的目的,是通過這種軍事化管理的方法,培養年輕人的組織性、服從性、榮譽感和喫苦耐勞精神,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灌輸納粹的理念,在思想上將年輕人馴化成狂熱的納粹支持者。

銜級制度

帝國勞動服務團屬於軍事化管理體系,所以它也參照黨衛隊的標準制定了一套自己的銜級制度,具體如下:

一、勞工全國領袖。

二、上級集團指揮。

三、集團指揮。

四、旅隊指揮。

這四個等級類似於黨衛隊將軍級別的官員。

五、旗隊長。

六、上級旗隊長。

七、下級旗隊長。

這三個級別類似於校官。

八、高級中隊長。

九、上級中隊長。

十、下級中隊長。

這三個級別相當於尉官。

十一、高級小隊長。

十二、上級生產小隊長。

十三、下級生產小隊長。

十四、上級生產團員。

十五、下級生產團員。

十六、生產團員。

二戰中的職能

二戰爆發後,大批勞動服務團被劃歸國防軍直接管理,爲德國戰時建設服務,此時它開始逐漸轉變成一個準軍事化的集團,其職能是充當國防軍的戰略支援隊伍。

在波蘭和西線戰役中,有幾百支勞動服務團的隊伍參與支援前線的工作,他們負責清理道路、建造修復簡易機場、修建防禦工事、佈設雷場等工作,還有一部分勞動服務團人員充當運輸部隊的職能,爲前線運送物質彈藥等,更有少數人直接擔任警衛任務,爲國防軍執行警戒、看守俘虜等軍事任務。

在整個二戰期間,劃歸國防軍的勞動服務團基本上演變成後勤保障部隊的角色,其中一部分被訓練成防空部隊部署在相應的單位,至1944年底,大約有6000多名勞動服務團人員成爲高射炮兵。在東線,至少有400多個規模不等的勞動服務團隊伍跟隨國防軍,參加了從莫斯科戰役到搶奪高加索油田的戰鬥,到後期一些勞動服務團成員被當做步兵直接參加了戰鬥,抵抗蘇軍的反攻。

更多的勞動服務團人員成爲黨衛軍徵兵的對象,1943年初黨衛軍組建第九、第十師的時候,就在勞動服務團裏徵召了一萬多名士兵入伍。這兩個師在市場花園行動中對抗英國傘兵時,勞動服務團的人員與他們的師哥學長們一起參加了戰鬥。

老一批的勞動服務團成員上了前線,年輕人繼續加入其中,在德國國內的勞動服務團人員依然繼續他們最基本的工作,從事基礎建設和農業生產,只不過,在戰爭後期,德國已被盟軍炸得千瘡百孔,他們更多的任務不是建設,而是清理廢墟。

到1945年2月,勞動服務團人員的服役時間縮短爲兩個月,訓練內容也變成步兵和反坦克戰術。該組織的首領希爾想方設法避免自己的機構被戈培爾的“人民衝鋒隊”吞併,但隨着德國兵源枯竭,勞動服務團也不得不拿起武器走上前線,成爲徹底的戰鬥部隊。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帝國勞動服務團也隨之解散,壽終正寢。

評價

帝國勞動服務團雖然不是納粹首創,但納粹上臺後將原本單純的勞務輸出團體改變爲集洗腦與軍事力量合二爲一的特殊機構,這個團體的屬性就發生了徹底的變化,它變成納粹教育體系和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與其他政府部門性質完全一樣。

在戰爭時期,帝國勞動服務團所從事的工作究竟屬於軍事任務還是民事建築,無法明晰的區分,他們不是軍人,但參與了很多軍事行動,這種現象在納粹德國並不奇怪,它與衝鋒隊、黨衛隊以及其他各種各樣團體,都是納粹統治下全民狂熱的產物,在納粹洗腦式的教育下,他們熱情高漲地投入到爲日耳曼復興奮鬥的宏大理想之中,在那樣的環境下,究竟有幾人能意識到,他們已經被綁上了納粹的戰車,正在駛向毀滅的深淵?

喜歡二戰歷史請關注煙雨濛濛未沾衣,我寫作二戰德國人物、軍銜、服裝等內容,客觀講歷史,批判法西斯,更多史料請點開我的用戶名,在“文章”欄目裏查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