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我國長期的積貧積弱使得軍隊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裝備上都遠弱於日軍。盧溝橋事變後,日本更是狂妄地叫囂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

01以空間換取時間,大規模會戰消耗日軍

爲了能夠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我國在與日本人的正面戰場上採用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用大規模會戰的方式消耗日本的有生力量。全面抗戰爆發後,我國與日寇在正面戰場上先後進行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等大規模戰役。在武漢會戰後終於遏制住了日本的進攻,由此抗戰進入了相持階段。

02日本急需打通大陸交通線,豫湘桂戰役爆發

隨着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在1943年以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海上交通線被切斷。同時,大量精銳部隊深陷中國戰場難以抽身,此時,盟軍的飛機已經可以經過中國的機場轟炸到日本本土。出於防禦的目的,日本急需打通大陸交通線以遏制盟軍對日本的轟炸。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高層於1944年4月2日集結了41萬的軍隊對我國發動了抗戰中規模最大最“瘋狂”的進攻,豫湘桂戰役由此爆發。

在這次的戰役中,日軍對我國河南、湖南、廣西三省發起了進攻。爲粉碎日軍的進攻,我國在這次會戰中投入一百三十萬人的軍隊在三省廣大戰場上同日軍進行廝殺。

03戰略指導的失誤導致我國又一次大潰敗

在日軍瘋狂的進攻中,我國同日軍爆發了豫中會戰、長衡會戰以及桂柳會戰。由於豫湘桂戰役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戰略失誤,加上抗戰後期消極避戰的想法,使得正面戰場上又一次迎來了大潰敗。在與日本人進行的豫湘桂會戰廝殺的八個月時間裏,我國損失兵力五六十萬人,而日軍只傷亡將近十萬人。

豫湘桂戰役更大的失敗之處在於,在潰敗中丟失了河南、湖南、廣東、廣西以及福建的大部分領土。除此之外,貴州省的部分領土也被日軍佔領。據統計,整個豫湘桂戰役我國被日軍佔領的城市多達146個。這其中就包括了洛陽、長沙、桂林、福州四個省會城市。導致6000萬同胞淪陷在日寇的鐵蹄下。

豫湘桂戰役後,日軍摧毀了大量的空軍基地,完成了其原定的戰略目標。然而,值得慶幸的是,豫湘桂戰役打了八個月的時間,這已經使得太平洋戰場上盟軍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日本本土的轟炸已經不需要再依靠中國的機場。而日軍在付出十萬人的傷亡後使得其在中國戰場上的兵力更加的捉襟見肘。

爲了對佔領區有效的統治,日軍的兵力更加的分散了。這也使得日本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的暢通。同時也使日寇更加難以抵擋我軍的反攻。日本對讓完成了原定的戰略目標,但是卻已經失去了意義。

豫湘桂戰役是抗日戰爭即將勝利時日軍的一次迴光返照的進攻,它是黎明前的黑暗的一種表現。在這場抗日戰爭中日軍最大規模的進攻後的第二年,日本就宣佈了無條件投降。

抗日戰爭中,我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才換取了戰爭的勝利。無數先輩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肉之軀鑄成了一座座鋼鐵長城把日本託在了中國戰場。爲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抗日戰爭的歷史,可點擊下方鏈接購買《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