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資深自媒體人馮煜暉。

2017年建成區 2018年建成區 增長率

武漢|628.11 723.74 15.1%

襄陽|191.46 199.00 3.9%

宜昌|169.84 176.78 4.1%

十堰|111.08 113.39 2.1%

荊州|88.70 89.44 0.9%

黃石|80.63 82.40 2.2%

隨州|55.91 76.78 37.3%

咸寧|68.10 71.59 5.1%

鄂州|64.55 64.55 0%

荊門|63.48 63.74 0.4%

仙桃|54.77 59.22 8.1%

孝感|54.50 55.40 1.7%

黃岡52.22 52.22 0%

潛江|50.30 53.57 6.5%

恩施|36.00 40.00 11%

天門|32.44 34.40 6%

武漢

武漢究竟有多大,2019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根據住建部的資料指出其18年建成區面積達1217km2,僅次於北上渝廣,高於成都與深圳。實據網友17年測量,武漢建成區面積爲692km2,18年測量爲839km2,雖略低於衛星城遍地開花的成都,但碾壓周邊省會(鄭州建成區蔓延過廣,難以同標準對比),同時又大於京滬主城區即五環與外環內的面積。但實際上武漢給人的印象卻是比這一數字大,因爲武漢4環內的水域面積達227km2,接近長沙建成區面積的一半。因此,由於大面積水域以及一些山地的存在,武漢建成區的規模給人的感覺是超過1000km2,但即便是這樣也比官方數據要低。

隨州

近期控制範圍東至鹿鶴大道,南至青春路,西至炎帝大道,北至甘溝子。

老城區(規劃30平方公里,現狀30平方公里)重點抓好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功能提升、環境美化和棚戶區改造。城南片區(規劃30平方公里,現狀16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定位爲“聖地車都”的門戶區域、隨州新型城鎮化的示範區、山水相融的生態城市區域。

城東新區(規劃30平方公里,現狀18平方公里)以商住和工業發展爲主,是新老城區朝市高新區的過渡區域,聚集了汽車製造、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化工等部分產業和一些交通設施、商住區域。城北新區(規劃15平方公里,現狀5平方公里)是隨州主城區的重要延伸部分,根據城北新區明珠新城規劃定位,計劃用3年時間將明珠新城建設成爲隨州市的經濟新區、宜居新區和生態新區。城西炎帝大道文化旅遊帶(規劃35平方公里,現狀6平方公里)以炎帝故里風景區爲起訖點,規劃打造全球華夏始祖文明城,將打造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華夏紀園、曾隨民俗園、水園、聖地文明城、車都文化園等幾大文化旅遊片區。

仙桃

東部到孝仙嘉高速公路和貨運鐵路相連離仙桃主城區10公里,有100億的火力發電作支撐,另外有通用航空及海關通關港區及有一定規模的化工園區,建成20平方公里東部新區是有可能的(縱向8公里.抵海關通關港區)西部至通順河大橋(距仙桃城區3公里,縱向8公里)構成西部食品藥品產業園20平方公里。南部到太子湖(城區距太子湖4公里,橫向8公里)擴大20平方公里,加上現有的50平多平方米的建成區,仙桃未來有望擴至建成區100平方公里。

恩施

在1983年前,恩施城區只有舞陽壩、六角亭等幾個獨立的片區,舞陽壩只有清江橋至州人民醫院和一水廠到官坡橋兩條街道,城中心最宏偉的建築就是4層的郵電大樓,恩施城區逐漸向桔園、小渡船、棲鳳橋、土橋壩、紅廟、旗峯壩、楓香坪發展。城市路網建設步伐加快,城區新增街道20條。現狀恩施市中心城區包含金龍大道沿線片區、旗峯壩片區、高新區、青樹林規劃新區以及舞陽壩、土橋壩等以前的老城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