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寫紅樓夢裏的文章多,這個不足爲怪,紅樓夢能成爲三大顯學之一,被稱爲紅學,自然有她的道理,紅學熱潮從紅樓夢誕生以來,就一直居高不下。但是紅學的範圍,卻頗爲小衆,從紅樓夢出世以來,紅學雖然很熱,其範圍一直侷限於文人之間,或者說文學愛好者,廣大的老百姓,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紅樓夢的。乃至建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也是如此,因爲那個時候的文盲還很多,別說紅樓夢,有些地方因爲教育極其落後,男女廁所都不認得。

建國以來,對紅樓夢最大的普及,不是那些皓首窮經的紅學家,而是87版紅樓夢。因爲87版紅樓夢的熱播,引發一陣紅學熱潮,新華書店裏的紅樓夢一度脫銷。後來百家講壇講紅樓夢,又引起一陣紅學熱潮,但是跟87版紅樓夢相比,影響還是比較小的。真正讓紅樓夢紅學氾濫成災,人人都說紅學專家,則是自媒體的興起,由於紅樓夢博大精深,每個人都可以抒發己見,所以有關紅樓夢的文章層出不窮,基本上是以研究裏面的勾心鬥角,人物分析爲主。換句話說,現在網上寫紅樓夢的文章都是雜文,很少有散文。因爲雜文就如同隨筆日記一樣,隨便的胡亂編造,但是散文需要文字功底。

寫《紅樓夢》文章很多,但是寫《金瓶梅》的的文章很少,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覺得很簡單,大部分人沒有金瓶梅小說。金瓶梅從問世以來,就一直被貶成淫穢小說,從而成爲禁書,直到現在金瓶梅在很多人的眼中,也代表着男盜女娼。在新華書店裏,你甚至都找不到一本金瓶梅,即便能找到一兩本,也非常貴,好幾百塊錢一套。這至少讓很多讀者望而卻步。所以寫金瓶梅的網絡寫手少,是因爲金瓶梅相對於紅樓夢而言,不容易看到。那些專業的金瓶梅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專業學者,教授的級別,也不屑於在網上爲了一些流量,而談天說地。所以這是網上金瓶梅文章少的原因之一,因爲“金學家”少。

還有一個原因即是金瓶梅雖然是一部文學名著,由於裏面的風月筆墨,全書的核心思想充滿了人性醜陋陰暗,滿滿的負能量,所以由上到下,對這本書是不推崇的,屬於一種限制的狀態。故而在網上寫金瓶梅的文章,是不容易得到流量的,至少在某些平臺上,只有標題裏有金瓶梅三個字,要麼是不通過,要麼是不推薦,試問如果一篇文章沒有流量,沒有閱讀,那麼對作者而言,寫金瓶梅文章的意義也就不在了。

第三是相對於紅樓夢而言,金瓶梅文章不容易展開寫,因爲金瓶梅文章很容易牽扯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有些話有些問題,不往深裏寫,等於沒寫,一旦展開寫,容易違反規則,畢竟網民不全是成年人,所以寫金瓶梅受限制太多,再者金瓶梅的名聲很大,但是對於小說裏的情節,很多讀者並沒有讀過,自然也難有共同話題進行探討,這讓文章作者也會寂寞無奈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