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十法界一切衆生!

俗話講“你的一言一行,決定了你的德行。”每一個人的德行並非天生自帶,而是通過自己行走於世間,慢慢的積累和磨練所一步步所培養來的。這就好比,最初我們並不知曉“因果”一樣,但聽聞之後,明白之後,就會“相信因果”一樣。

《太上感應篇》中雲“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的福禍,其實從一個人的嘴中就能知曉。若一個人喜歡說一些傷害他人,引導他人作惡的話,那麼他的惡果和災禍,自然比別人多。

爲何呢?因爲“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災禍最簡單,最直白的來源之一,其實就是因爲“口無遮攔”而導致。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成敗其實也跟自己的嘴密不可分。所以古人時常說“三思而行。”爲何呢?因爲不能三思而行,往往就容易惹出麻煩,引來災禍。所以,如果你真信佛,這3種話就不要說,會折損福報的!

No1、結下惡緣,傷害他人的話;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待朋友、知己、長輩,說一句好聽的話,他人自然能夠歡喜;若說一句傷害他人,讓他人生出煩惱的話,他人心中必然會難受,也會對你生出意見。

所以古往今來的歷代大德常說“善語生歡喜,惡語傷人心。”而這種傷害他人的話,在佛教之中也被稱之爲“惡語”。而惡語的後果是什麼?其就是“惡報”,也就是惡緣。這就如當下我們所遇到的一些無故被毀謗、被辱罵等事情,這其實都是由自己所造作的惡緣而結成的惡果。

No2、折損福報,傷害自己的話;

什麼話容易折損福報呢?其實並不是傷害他人的話,也不是唯利是圖的話。而是那些容易讓自己抱怨、消沉因此而傷害自己的話。在當下很多人抱怨說,誰欺負我了、誰傷害我了,但真正能夠傷害自己的是誰?其實只有自己。

在佛教之中有一句話,可謂人人皆有聽聞,什麼話呢?那就是“衆生平等”。在佛教的經論之中,衆生二字包括有十法界一切衆生。而若想要做到“衆生平等”,首先就需保護好“自己”,做到愛護自己,自己不去傷害自己。

No3、不信因果,毀謗造謠的話;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若一個人不信因果,那麼他勢必會講出種種不信因果的話語。這就如當下常見的“造謠生事、詆譭他人”一樣,當這些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之時,造謠者往往就會得到相對應的果報。

但這些話語爲何會從這些人口中說出,其原因就是因爲“他們並不相信因果。”若一個人相信因果,那麼他必然就不會去說這些話語。所以在佛教之中講“一個相信因果之人,他必然不會去做一件明知是種惡因結惡果的事情。”

結束語:以上3種話,若你說過請懺悔;若無說過,請保持。但凡說過這些話,其實都已然經歷過其害處。什麼害處呢?就是生活之中的種種不順心,種種不如意。而這些經歷,在時間的沖刷下慢慢地也已經被自己給淡忘了。因此,也就出現了不能“喫一蟹,長一智”的現象。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爲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