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有一個兒子,如果要第二個,但願,還、還還是個兒子吧。...雖然我也非常希望能生個女兒,可是周圍時常聽到小女孩受傷的消息,我能生她,可是我怕我保護不了她啊!哪怕她也有父親、有哥哥的保護。”

驕陽下、溫室中、和風裏、細雨下,“護花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投入其畢生精力,只爲呵護這朵“心頭花”茁壯、平安、快樂長大。

但你家這朵,不食人間煙火的“心頭花”,遭遇身邊“食人花”,更可怕的是這個摧花手未成年?那將是怎樣的後果?

4個未滿14歲的“摧花手”僅此送到了工讀學校,只留下悲傷的女童母親孤苦一生。

一個未滿14歲的男孩,能有多惡?那如果4個呢?

令人心疼的養花人,花未成,實未果,大多也只能寥寥此生。

電影《一個母親的復仇》中,一段母親的控訴:

我教了我的女兒二十年讓她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而你卻一秒都沒有教過你兒子不要傷害他人。

我教育好了我的孩子,而你從來不教你的孩子,常人如此,何況明星。

應採兒“我生兒子,我怕什麼?”

對於有獨特育兒觀念的應採兒,甚至也對男孩和女孩自身天生的優弱勢,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而從應採兒的育兒看法了,充滿了滿滿的生兒子的優越感。

應採兒在一檔節目裏,跟主持人歐弟聊天中,聊到“孩子什麼時候可以談戀愛”時,應採兒不假思索拋出以下言論。

“我生兒子,我怕什麼?”

。。。

這是從哪些角度出發而感慨的呢?“我生兒子,我怕什麼?”,這是典型的幸災樂禍、精緻利己主義。

霍思燕“別撩女孩裙子”

當霍思燕假裝懷孕,嗯哼覺得媽媽在騙他,於是,出於孩子的好奇心,便想掀開霍思燕的裙子一探究竟。

霍思燕:“別撩女孩裙子”

“女孩裙子”:簡單4個字。卻給孩子劃了界限,明瞭立場!

4個字的清晰指令,就是讓孩子明確他和女孩子的不同,從現在起就得遵守,即不管在任何環境、任何情況下,所有女性的裙子都是不可以掀的!

熊孩子和QJ犯之間,就隔了一個家長

所以對於全天下的女孩,全天下家有女孩的家庭:孩子的性啓蒙一定要從娃娃抓起的,一定要讓她知道什麼是侵犯,學會“say no !”千萬不要哪天自己家的寶貝被或輕或重的被侵犯了,而對方還倒打一耙,

“你女兒是自願的。”

“我們是男孩,不虧!”

“是你女兒看我兒子長得帥!”

...

上海某書店裏5歲女童被10歲男孩欺負,男孩家長還振振有詞。女孩家長即使討回個公道,又能如何?何況至今未果。

說姐建議:舞蹈讓女孩美麗,武術保護女孩的美麗、乃至生命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們今年館裏的業績會更好!現在男女學員幾乎持平,有的班女孩還多謝。一些家長更願意把女兒送來學一些武術、散打、和跆拳道。畢竟女孩子家家,從小灌輸安全意識,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會自保,會防身!因爲舞蹈讓女孩更美麗,而武術就是讓女孩自己去保護她的美麗,乃至生命。”——杭州某武術館副館長張老師

散打:對於女孩,散打長期練習身體會往肌肉男發展所以雖然挺好,但是不大適合女孩子。跆拳道:跆拳道實用性比散打稍微差一點,但更注重特技,而不是力量,所以長期練習會把身材練習成苗條型,衣服漂亮,還有一點可以減肥。跆拳道是擊倒對手,而散打則是KO對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