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2020年東京奧運會可謂命途多舛、前途未卜。隨着3月23日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相繼宣佈退出今夏奧運會的決定,24日,國際奧委會和東京2020奧組委發表聯合聲明,東京奧運會將在2020年以後進行,但不會晚於2021年夏天。

現代奧運自從復興以來,不斷遭受國際社會環境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抵制運動。儘管國際奧委會一直倡導奧運會不受政治干擾,但還是風波不斷。

奧加難兄難弟,替他人受過

首先是這次抵制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這哥倆也曾被抵制過,而且讓他們鬱悶的是,抵制的理由跟他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1956年墨爾本夏季奧運會,第一次在國家層面上被抵制。因爲蘇伊士運河危機,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拒絕不願和英法兩國同時出現在奧運賽場,拒絕參加奧運會;因爲蘇聯鎮壓匈牙利暴亂,荷蘭、西班牙和瑞士三國爲表示抗議,宣佈拒絕參加奧運會;因爲國際奧委會只承認臺灣的蔣介石政府爲合法政權,中國在奧運會召開前兩週也宣佈拒絕參加墨爾本奧運會。

1956年墨爾本夏季奧運會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遭到了大多數非洲國家的抵制。因爲此前新西蘭划艇聯合會組織了一場新西蘭和南非選手之間的友誼比賽,而南非代表隊是由清一色的白人選手組成。在推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黑人選手被剝奪了參與國際比賽的資格。爲表示抗議,大多數非洲國家宣佈拒絕參加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而這屆奧運會也讓蒙特利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爲了打動當時的奧組委,蒙特利爾給出了費用自籌的條件,鉅額的奧運債務讓這座富庶的城市一下子變得一貧如洗,出現了30年的經濟停滯,最後通過不得不通過呼籲全市市民集體還債的方式才還清了所有的奧運債務。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

冷戰巨頭爭霸,互相抵制報復

在整個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奧運會也是齟齬不斷,兩大陣營對奧運會的抵制運動達到頂峯。

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遭到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抵制。1979 年聖誕節前夕,蘇聯派出3萬多名士兵入侵阿富汗,導致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遭到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以及中國、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國的抵制。英國、法國和希臘雖然公開宣佈抵制莫斯科奧運會,但沒有禁止本國運動員參賽,當年英國的奧運會代表團是西方國家中最大的一個,有170名運動員參加了莫斯科奧運會。最終只有80個左右的國家派出運動員參加了莫斯科奧運會。本屆奧運會蘇聯共獲金牌80枚、銀牌69枚、銅牌46枚,居各隊之首。這是蘇聯自1952年以來在奧運會獲金牌最多的一次,也是歷屆奧運會到當時爲止一個國家在一屆奧運會上獲金牌最多的一次。

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會

1984洛杉磯奧運會,遭到了以蘇聯爲首的國際陣營抵制。作爲回應,四年之後的,以蘇聯爲首的保加利亞、民主德國、越南、蒙古、老撾、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南也門和古巴等國家宣佈抵制洛杉磯奧運會。當然,直接說爲了報復有點小家子氣,蘇聯給出的理由是美國不能保障參賽運動員的人身安全。中國、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參加了洛杉磯奧運會,這也是中國建國以來首次參加奧運會。伊朗是唯一一個既沒有參加莫斯科奧運會,也沒有參加洛杉磯奧運會國家,他認爲這倆霸主都不是好東西,都是"惡魔"。

1984洛杉磯奧運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