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2月17日,中國自主研發的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列裝中國海軍。中國海軍也正式步入了雙航母時代,這也令中國成爲了繼美國之後第二個在太平洋地區擁有雙航母編隊的國家。雖然我國遼寧艦已經服役多年,但是遼寧艦的作用更多地傾向於培養更多的航母人才,而並非作戰。

雖然遼寧艦也配備了相對應的設施和裝備,這令其具備了一艘作戰型航母應有的能力,但是由於遼寧艦是由數十年前的前蘇聯航母瓦良格號航母改建而來,這導致遼寧艦即使經過了改造依舊存在一些短板,這些短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遼寧艦的作戰能力。

相比遼寧艦而言,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則是由中國獨立自主研發,這令山東艦在一開始就規避了此前在遼寧艦出現的諸多短板。例如,大幅增加機庫面積,這令山東艦的艦載機數量大幅提升。此外,山東艦上的作戰指揮系統和電子設備也有了進一步升級,這些項目的改進將令山東艦的戰鬥力得到快速提升。

對於海軍來說,航母至少要造三艘,一艘執行任務、一艘維護、一艘訓練。以航母使用經驗最爲豐富的美國海軍爲例,美國海軍航母在其輪轉週期中大約只有6個月在執行任務。在任務完成後航母將回到船廠進行爲其數月的維護保養,隨後再開展新一輪的任務部署。在經歷4次循環後美軍還將對航母進行一次大維護,並且對其航電設備進行升級或者增加一些新的設備。

這樣來看來的話,那麼一艘航母在輪轉期間只有一半時間在進行任務部署,剩餘的時間則在船廠進行維護或者升級。這意味着在戰時如果僅靠一艘航母將難以起到其應有的作用,這一點從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和法國戴高樂號航母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就能看出。如今隨着中國山東艦的入役,中國海軍的雙航母時代已經開啓,這也意味着中國海軍航母力量已經初具雛形,隨着後續更多的國產航母入役,屆時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實力將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