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濟正陷入近30年來的首次衰退”,“一季度澳大利亞GDP下降0.3%,已陷入衰退”……。這幾天,經常看到類似這樣的報道,但南生(就是小編我)要告訴大家:這些報道具有很大的誤導性,不符合中國讀者的習慣。

一季度,澳大利亞經濟並未實質下降

不知道是不是這些財經媒體的作者不專業,還是故意爲之,他們都只是“告訴您事情的一部分,並未告訴您事情的完整情況”——當網友們看到“一季度,澳大利亞經濟萎縮或下降0.3%,是不是就將其理解成同比呢?”

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一提到今年澳大利亞經濟下降0.3%,通常將理解成:與去年一季度相比,澳大利亞經濟下降了0.3%。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按照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今年一季度其完成的GDP約爲4857.78億澳元(摺合3198.4億美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實際增長了1.2%,並非是下降。那很多媒體報道的“萎縮或下降0.3%”是什麼情況呢?答案就是:2020年一季度澳大利亞經濟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0.3%。

各國的習慣不同,有些國家在公佈經濟數據時“默認都是同比”,比是中國。但有些國家、地區更習慣使用環比,比如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如果我們的媒體不加以接受、標註,直接採用就會誤導網友,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事情。

好了,結論出來了!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2020年第一季度澳大利亞的GDP比上年同期更高,實際增長了1.2%,並未出現實質性的下降。但由於疫情的原因,其經濟與上年第四季度相比,環比下降0.3%。

一季度,美國經濟也未出現實質下降

這種情況還發生在美國身上——大量媒體報道,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創下自2009年的增速新低,下降了5%。這個也不是我們中國人習慣的同比,而是“環比年化增速”。其含義是將“環比增速擴大到一年”。

按照美國商務部公開的信息,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完成的名義GDP約爲5.265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增長0.6%。但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環比並年化後,下降5%。

南生點評:各國習慣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因此我們的媒體在報道其他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時,不能“原封不動”的就使用對方的信息,否則就是對網友不負責。在我們中國人的心目中,經濟衰退、縮減、下降都是與“上年同期相比,即同比”。

這裏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條是中國各季度GDP差距很大,用環比不能真實體現各季度的經濟發展真實狀態,因此習慣了與上年同期相比。但西方國家並非全部如此,他們往往習慣使用環比或是環比年化。

如果我們報道這些數據時,不和網友們說清楚這些細節,就無形中給網友們傳達了“錯誤的信息”——這不是專用財經媒體、專業財經人士應該做的事情。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