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校服,作爲80後的我既熟悉又陌生。我們上學的時候,高中之前是從來不知道校服爲何物。我上高中的時候纔有校服,可穿可不穿;到了大學之後,只有每週一升旗和重大節日的時候才穿。

自從女兒上了幼兒園後,我才知道現在幼兒園都開始穿校服了,且價格不菲。最近看新聞的時候,就有一件因校服引起的糾紛。河南的楊先生有一個兒子正在讀初一,復課後老師在家長羣裏收校服費。楊先生看到一次就要買四五套校服,且每套價格也不低,就問老師能不能開發票。誰知等待楊先生的不是老師的回答,而是直接被踢出了家長羣。

後來楊先生與老師私下交流,老師給出的答案是:“校服購買純屬自願,買不買都可以。但是如果學生不穿校服,是不讓進校的。”

楊先生認爲這就是典型的強買強賣,給一些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增加負擔。

01其實校服不僅是簡簡單單的一件衣服,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1、學校的特殊標誌

一個學校的學生穿着統一的校服,既是學生身份的象徵,也是學校的標識。學生,是學校學習和生活的主體,自然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標誌。學校作爲教書育人的專門機構,和學生是相輔相成。校服就是這兩者統一身份的實際意義和存在價值。

2、集體主義教育

走在大街上,看到一樣的校服,我們就知道他們來自同一所學校。由此可見,校服是一個集體的體現,也能讓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分子,有利培養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3、避免攀比

所有的學生都穿校服,就可以避免之前學生穿着的攀比之風,有利於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4、便於管理

學生穿着統一的制服,有利於學校統一管理,通過一個人的穿着就能準確確認其學生身份,有利於學校的安全管理。

02雖然校服有很多優點,但也不是沒有缺點

1、不好看,不舒服

很多學校的校服無論是質地,尺碼、還是款式都很缺乏創新。男生女生穿上校服之後,都是一個樣子,體現不出年輕人的朝氣蓬勃。考慮到每個家庭收入水平不同,校服必然做不到量體裁衣,也做不到挑選面料,孩子穿起來自然既不好看,又不舒服。

2、價格太貴,增加負擔

很多學校光校服就要好四五套,有禮服、有常服、有運動服等,而且每一套都成百上千,一般家庭還真承受不起。甚至還有一些人從中牟利,標價幾千的校服,自己買也就幾百元甚至幾十元。

3、更替太快,造成浪費

很多學校的校服,更換週期太短,好好的衣服不破不舊,就要重新購買新款的校服,造成極大的浪費。學校完全可以固定校服樣式,如果不是破了、壞了,就可以不買新的。這樣有二胎的家庭,沒準老二還能穿老大的校服呢。

4、扼殺個性

走進校園,看到清一色藍、紅校服,好像又回到了80年代。統一着裝和培養孩子創新、個性化的教育理念是相違背的。

你家孩子的學校需要幾套校服啊?價格可以接受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