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高考招生

2020年是高校“強基計劃”招生和工作啓動元年,36所試點高校報名工作於6月1日結束,報名人次最多的是中山大學,位列第一,人次爲78161次。

冷絲提醒的是,報名人次最多並不意味着最終報考的人數最多,因爲,部分考生報名之後又取消了相關程序。不過,報考人次多說明該校報考熱度高。

也正因爲如此,“強基計劃”報名人次多少可以成爲考生和家長報考的參考,尤其對明年的高考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隨着“強基計劃”報名工作截止,各高校官網公佈有關“強基計劃”報名數據,這是初步蒐集到的相關數據,情況如下:

初步統計的數據

“強基計劃”報名人次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排名第三。

排名前10的高校還有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和廈門大學。

讓人感到有點意外的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報名人次僅排名爲第11位。

排名靠後的5所高校分別爲中國海洋大學、吉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

與過去的高校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對學生的選拔放在了高考結束、分數公佈後進行,完全作爲高考錄取的一部分。成績具體計算方法爲:高考成績將佔85%,高校其他的筆試面試等只佔15%,最後都折算成分數,再按照高低的順序予以錄取。

很顯然,“強基計劃”在選拔方面,對高考成績給予了足夠重視,這是對當前個別學校和部分學生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做法的否定,體現了對和諧、寧靜教育的追求。

相比較特長生招生和過去的自主招生,“強基計劃”確實顯得更符合人才選拔和培養規律。特長生招生和被取代的自主招生,考生將全部時間和精力放在某一門學科競賽輔導上,放棄其他教育教學內容的學習,由此擾亂了寧靜的教學環境,擾亂了高中學生的學習。

從我國和國際現實競爭來看,“強基計劃”勢在必行。

衆所周知,科技發展的根基在於基礎學科的研究,而高校育人工作的重點之一在於加強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同時,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發展同樣離不開能源工程、機械工程、航天工程、生物工程等科學領域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而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則是生物工程、航天工程、能源工程等科學領域發展的基礎。

鑑於當前國內外種種局勢,採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選拔與培養致力於基礎學科研究的人才顯得尤爲重要。“強基計劃”是高考選才和高校育才對科技發展的回應,一句話概括:致力於爲國家選拔和培養“立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拔尖創新人才。

從招生的角度看,“強基計劃”擯棄了過去自主招生政策採用的“競賽入選”“材料審覈入選”等模式,明確提出根據考生高考成績確定初選名單,大大縮減了社會機構參與的時間和空間。

同時,“強基計劃”招生也給高校留下了一定的自主選擇空間,高考成績比重爲85%,而剩餘的15%完全由高校自主決定。這樣,試點高校既省去了組織大規模初試所需要花費的成本,又可以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自行決定考覈形式、內容和方式。

而就目前試點的高校來看,“強基計劃”值得期待,部分高校也公佈了即將採用的培養人才的創新方式。

整體上講,很多試點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入學的本科生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鼓勵國家實驗室等吸納錄取學生參與項目研究,還探索“本碩博”銜接的連續性培養模式。

而在在培養模式上,不少高校爲“強基計劃”錄取學生制定單獨的培養方案,對他們未來學術研究制定了獨具個性的計劃,這些培養計劃又是“量身定做”的。

冷絲最後還提醒一下,不僅是2020年高考生和家長需要注意該項政策,今後的高考生和家長都要密切關注這一招生新動向。

讓我們一起期待“強基計劃”吧,也期待我國高考、人才選拔和培養等改革順利進行並取得豐碩成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