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9年,漢武帝欲伐匈奴,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帥兵3萬出征,將門之後李陵原先被用來爲大軍押送糧草,但是,李陵不願在樂人李廣利的麾下效命,請求漢武帝批准由自己帥5千精兵獨立成隊,作先鋒直插敵人心臟,武帝應允。

李陵深入匈奴陣地數千裏,在浚稽山遇到單于3萬主力,不過,這3萬人被李陵5千兵殺得大敗。只可惜,李陵和他爺爺李廣一樣命不好,被趕來增援的匈奴8萬大軍團團圍住。縱使你實力再強悍,在絕對數量差異面前一切都免談,5千對8萬,結果就像中國男足比賽一樣——毫無懸念。總之,李陵軍敗了,李陵也束手就擒了。

李陵戰敗投降的消息傳回大漢,一向自信滿滿的漢武大帝就是不敢相信這樣的結果啊,那個心裏納悶呀“我堂堂的大漢朝怎麼能在我劉徹手裏喫敗仗呢?”,越想越想不通,得找個人問問怎麼會出現如此不科學的情況。太史令司馬遷,人言其通古博今,慧眼如炬,他一定知道個前因後果,於是,漢武帝便向司馬遷問起了對於此事的看法。

司馬遷也不謙虛,言到:“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掏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漢武帝聽後龍顏大怒,好你個司馬遷,李陵投降匈奴,令我大漢顏面掃地,你居然還替他辯解,不懲罰你都不能教育大漢的子民,於是,司馬遷被漢武帝下令割掉了男人最寶貴的東西,被處以“宮刑”。

以上就是關於司馬遷因替李陵說了幾句好話,就被弄得身心俱傷的一個大致情況。

司馬遷的確是在幫李陵辯解,但是,他說的基本都是實情,如果僅僅就是因爲這幾句話就讓並不昏庸的漢武大帝發怒,以至於“宮刑”一個有話直說的忠臣,這顯然不太合理。漢武帝雖然晚年有些剛愎自用,性情不定,但是,也不至於昏庸到這種地步,所以,這裏面肯定另有隱情。

以上關於司馬遷爲李陵辯解的內容源於《漢書》,這是一本成於東漢時期的著作,屬於西漢的官史,而往往要了解歷史的某些真相真的不能只看官史。

南宋時期,有一本,名叫《歷聞瑣記》,就對李陵事件加以記載,其中說到司馬遷與漢武帝的對話,與《漢書》記載大體相似,但是,多了一句《漢書》上沒記載的“陵之敗降,雖自以,然,與上之外親甚密……”。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李陵的投降雖然主要是因爲他自己,但是,與皇帝重用外戚有關係,這裏暗指漢武帝聽信枕邊風,重用李廣利。

這句話,是漢武帝所不能接受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