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我们中国虽然也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语言,但超过90%的人口母语都是汉语。当然,在汉语内部可以说也是方言众多,有些地区的方言之间还差异很大,彼此之间根本听不懂,但他们都是汉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在与中国体量差不多的欧洲,却几乎是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所以整个欧洲虽然地盘和中国差不多大,人口甚至只有中国的一半,但却拥有数十种使用人数相差不是特别大的语言。不过在欧洲,有些语言之间的差异却非常小,甚至不同国家的两种语言彼此之间不用相互专门学习就能听懂,那么这些语言是否也可以算作是欧洲语言的不同方言,中国和欧洲语言数量差异如此之大是否只是统计标准的不同所导致的?现代欧洲人又都是说什么语言呢?

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方言?

其实如果客观地说,中国和欧洲之间对于什么样的语言能够被认定为语言,什么样的语言应该被认定为方言确实有一定差异,但差异却并不大。在相对国际通行的定义中,如果两种语言相互之间完全听不懂,那么通常它们就会被视为是两种语言,但如果两种语言虽然在发音和语法方面有一些差异,但如果相互之间还能听得懂,那么它们就会被视为是同一语言的两种方言。

意西两国虽不接壤,语言却非常接近

但在现实里,其实对于什么样的差异算语言,什么样的差异算方言,其实界定又并不是那么的清晰。比如可能许多朋友都听说过,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之间差异极小,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不用学习对方的语言也基本可以相互听懂。但其实这种说法不够准确,至少是不够全面。因为其实意大利其实也是一个方言众多的国家,到现代仍然存在差不多30种不同的方言,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大利语其实是按照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方言所制定的全国通用语,也就是意大利普通话。而虽然现代意大利人都会说意大利普通话,但不同方言却仍然在不同地区流行,而其中大部分方言,如那不勒斯方言、卡拉布里亚方言、西西里方言和威尼斯方言等,其实和标准意大利语之间是基本相互听不懂的。

意大利方言区,其普通话源自托斯卡纳TO

所以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上面提到的那些方言都是意大利方言,也都可以被涵盖在广义的意大利语之中,但其实它们和标准意大利语的差异却比西班牙语这个“外语”的差异更大。但他们仍然被视为意大利的方言,所以这就涉及到了“语言”和“方言”的另外一个认定标准,也就是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如果一些语言是一国内部的不同人群使用,确定有共同起源,属于同一个语族,那么即使它们之间差异极大,相互听不懂,它们往往也会被视为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我们中国汉语一些方言之间的差异情况也与此类似。而如果两种语言甚至一种语言因为历史和现实原因被两个民族或是两个国家分别使用,即使相互之间差异极小,甚至完全没有差异,它们也很有可能被视为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比如西班牙语和意大利普通话,以及差异更小的克罗地亚语和塞尔维亚语。

汉语与欧洲的语言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不同欧洲语言之间的差异其实跟汉语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差不多,甚至还更小。但如果从整个欧洲的角度来看,却也并不能说如果不考虑国家的界限,欧洲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就和中国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差不多,因为总体来看,欧洲的语言格局其实还是比中国,特别是汉语内部的情况要复杂很多的。

汉语各大方言区大致区域

首先,汉语虽然内部方言众多,但却都归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在汉语内部,大致可以分成官话、湘、赣、吴、闽、粤和客家这七大方言(有些观点认为晋、徽和广西平话也分别可以独自成为一个方言类别),所以基本上无论各位的家乡话有多特殊,只要不是少数民族语言,基本上都可以归入上述这7种(或10种)汉语方言之内,至少属于汉语或者汉语族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而且汉语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就是都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言。

日耳曼语分布区域

但欧洲虽然体量和中国差不多大,其语言构成却要复杂得多,即使是排除了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之后也仍然是这样。欧洲语言虽然也基本都属于印欧语系(芬兰语、匈牙利语、巴斯克语等少数语言除外),但在内部却至少可以划分成三大语族和多个没法归入其它语族的语言。而欧洲的三大语族也可以说代表了欧洲三个主要的族群,即日耳曼、拉丁(罗曼)和斯拉夫。说到这里,估计多数朋友也都知道,现代欧洲的这三大族群内部,其实是可以分成几十个不同民族的,而在语言方面也是如此。

拉丁语分布区域

比如在当今欧洲影响力最大的日耳曼语族内部,就包括德语、英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和挪威语等不同语言。拉丁语族则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罗马尼亚语、葡萄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等语言。而斯拉夫语族则包括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捷克语、保加利亚语、斯洛伐克语、白俄罗斯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等等。而在每种语言内部,基本上又都可以细分出不同的方言,其中某些方言之间也是相互听不懂的。除此之外,欧洲还有希腊语、波罗的诸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和凯尔特诸语言等可以归入印欧语系,但却无法归入上述几大语族的语言存在。

斯拉夫语分布区域

而这些语言因为同属印欧语系,所以很可能有共同起源,但使用这些语言的族群却很早就发生分化,然后又有各自不同的起源地和起源过程。再加上欧洲历史上很少有统一帝国的存在,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欧洲各个语言之间的差异,总体上是比汉语各个方言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特别是分属不同语族的语言。如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和属于拉丁语族的法语,其差异其实可以说类似于汉语普通话和同属汉藏语系但却不属于同一语族的藏语的差异。所以从这个角度,欧洲语言和汉语不同方言是不能简单类比的。当然,同属日耳曼语族或者同属另外两大语族的语言,如英语和德语,与汉语官话方言区诸方言和粤、闽、赣等各大方言区诸方言之间的差异倒是确实有类似的地方了。

欧洲语言的现状

不过,我们刚才所说的情况是不同语言本身的差异,这可以说欧洲各国历史上长期分治所造成的历史遗产。但如果说到现代欧洲人的语言状况,则又是非常不一样的景象了。在现代欧洲,虽然仍然有着差不多50个独立的国家,而且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官方语言(欧盟有24种官方语言),但英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说已经变成了欧洲各国,特别是欧盟各国的“普通话”。

欧洲议会牌子上写有全部24种官方语言

在目前的欧洲,英国和曾经长期被英国统治的爱尔兰都是以英语为国语,爱尔兰虽然还将爱尔兰语列为国语,但只有10%几的人会用其进行交流,因此英语事实上也是其唯一国语。此外,在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的马耳他和塞浦路斯,英语也拥有一定官方地位。而虽然英国现在已经退出了欧盟,但它在过去数十年中曾经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而且由于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强势地位,因此英语在欧盟也与法德两种语言一起被列为了地位最高的“程序语言”。而在事实上,英语基本上是欧盟真正的工作语言,也是欧洲各国国际交流时事实上的通用语言。

因此在过去几十年中,欧洲所有国家先后都把英语列为了本国学校的必修课程、现代欧洲多数国家,特别是欧盟各国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口比例相对都比较高,其中许多国家能够用英语交流的人口比例都超过了50%。其中,荷兰、马耳他、丹麦和瑞典四国能用英语进行对话的人口比例都超过80%,荷兰更是达到了90%,因此可以说这些国家都基本上达到了全民会说英语的程度。此外,奥地利、塞浦路斯、芬兰、斯洛文尼亚、德国、卢森堡、希腊和爱沙尼亚等国能用英语进行对话的人口比例也都超过或者达到了50%。总体上,27个欧盟国家4.4亿人口中,有44%的人,也就是差不多两亿人都可以说英语(爱尔兰人还没有计算在内)。即使是会说英语比例最低的匈牙利,会说英语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20%。

欧洲各国的英语普及率

而在欧盟以外的欧洲国家,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比如虽然没有加入欧盟,但却深度参与欧洲事务的瑞士,其会说英语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61%。但人口主要居住在欧洲,领土却主要位于亚洲的俄罗斯,其会说英语的人口总数却只有5.48%,这个数字甚至比中国会说英语的人口比例6.43%还要低(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比例也有所不同)。

所以总体来说,在欧盟内部,英语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已经起到了普通话的作用。虽然44%这个比例看起来还不是特别高,但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字与中国会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做一比较。虽然普通话被列为全国通用语已经有数十年,但直到1999年,我国会说普通话的人口比例才刚刚过半,达到了53%。到2014年前后,这一比例才达到了70%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欧盟内部以及在瑞士等未加入欧盟的欧洲国家,其英语普及率已经达到了普通话在1990年代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虽然目前英国已经退出欧盟,但因为英语在国际交往中事实上的通用语地位,所以英语仍然在欧盟各国得到了高度重视,比如近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7%的欧洲公民认为自己的孩子应该学习英语。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虽然欧洲各国的民族语言仍会持续存在,但会说英语的人口达到欧盟总人口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应该都是在最近二十年内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