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和兩位朋友聚會聊到股票大跌的事情,其中朋友A有意向小編諮詢用於父母養老的年金險,此時朋友B立馬跳出來說:“年金險不是富人才會買的東西嗎?”

談到年金險,似乎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爲那是有錢人的專屬,與普通工薪階級毫無瓜葛。其實正好相反,小編覺得普通人,才更需要買年金險!

普通人儲蓄困難

在物慾橫流的現代,存錢一直是絕大多數普通人難以攻克的一關,而月光族,剁手黨這些詞的產生就正面反映了一部分普通人的消費觀念。

記得有段時間,微博經常會上討論現代人存款問題的熱門話題,其中有個話題#至今你有多少存款#,討論量就達到1.6萬,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說到,沒有存款、車貸房貸負債累累,工資都孝敬花唄信用卡去了。

活在當下,對自己好點、工作這麼累,喫頓好點犒勞一下、雙十一打折比平時便宜好多,買到就是賺到……大部分普通人花錢總是能找到合適的理由,而及時享樂也成了一種可標榜的潮流。

其實,無論普通人還是富人,都會有消費的慾望,一旦有錢,就會急於提升生活品質。但區別在於,同樣購買昂貴的奢侈品,對富人的現金流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反而很多普通人卻會爲此花掉自己大部分的積蓄,甚至讓自己陷入“新酬還舊賬”的循環之中。

難抵社會誘惑,缺乏自律,沒有理財規劃,這些都是普通人存不下來錢的通病,但面對充滿未知的將來,趁早存錢很有必要。

——年金險具有強制儲存的特性

年金險能幫助普通人強制儲蓄,是一種不錯的存錢方式,保費從銀行卡里扣除,可以花的現金變成了保額和保單價值,花起來也不那麼方便了,不必要的花銷也就減少。

購買年金險,約定年限才能返錢,可以幫助那些小有資產卻又很難存下來的人羣強制儲蓄一筆資金,並且還能穩定增值,爲未來確定一筆持續的現金流收益。

普通人投資渠道較少

我們知道,投資是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很重要的一環,現實中光靠一份工作,很難填補各方面的支出。然而,想進行投資,利用錢生錢,是需要有很強的判斷力、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渠道資源。

比如,小職工A想要買房,他需要了解當地房產政策、根據配套設施、地理環境等衡量性價比,尋找專業誠信的房產銷售人員等。

也就是說,普通人要投資,不僅要省下一部分資金,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提升認知能力和獲取投資渠道。

而對於富人來說,哪怕是不懂投資,他們也完全有錢僱傭優秀的理財顧問。況且手頭上充裕的現金流,使他們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就算有所虧損,對生活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另外,他們所處的階層,有廣泛的投資渠道,可直接通過圈子和人脈獲得第一手信息,有助於做出更精準的投資判斷。

——年金險合適普通人作爲進行投資理財的手段

都說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他們沒有什麼積蓄,能承擔的風險極小,一旦發生虧損,就有可能使家庭陷入財務危機,因此,普通人更需要穩健的理財方式。

小編認爲,比一般投資更爲穩健的年金險就適合他們。

年金險有安全性和確定性的特點,受到保險法的保護以及銀保監的層層監督,能夠鎖定既有財富不流失,保證本金安全,規避利率的下行風險。

年金險購買之後,就相當於鎖定了未來幾十年的收益,往後每年都能領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保險合同上的。

普通人養老保障不足

說到養老,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句老話“養兒防老”,這也確實是以往舊社會普通家庭用來解決老無所依問題的重要手段,但現代社會再想只依靠子女來養老,並不現實。

很多子女成年後,都會選擇背井離鄉去拼搏事業,一年回家的時間屈指可數,沒時間照顧父母成了多數家庭的現狀。另外,現代成年人身上負擔也異常繁重,日常衣食住行、車房貸款等,特別是已經成家立業的子女,有時自己都難以顧全。

當然,普通人養老途徑有很多,儲蓄、投資、社保等。不過如果靠存錢,很可能趕不上通脹的速度;而選擇投資增值的話,市場風險較大且渠道少;若等退休後,依靠社保養老,恐怕也是“杯水車薪”塞牙縫而已……

——年金險能使養老金明確穩定

年金險的一大特點就是在投保時就能長期鎖定收益,不論以後市場利率如何波動都不會受到影響。簡單來說,就是隻要你計劃好希望退休後每月或每年從保險公司領取多少養老金,符合產品合同約定,按時繳費,到了約好的時間,即可每月或每年領取到一筆確定的錢。

因此,想要追求更體面、有更充足的資金來應對退休後的各種突發狀況,購買年金險,退休之後可以穩定領取養老金。

寫在文末

年金險能爲被保險人日後提供持續且穩定的現金流,以現有的部分支出鎖定未來的長期收益,符合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經濟需求。

錢到用時方恨少,作爲普通人,如果不能保證以後能大富大貴,就早日爲自己與家人做好打算,合理利用現有資產進行理財,選擇合適的方式,提前爲未來埋下一份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