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874万人。与此同时,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同学错过了宝贵的求职时间,今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难就业季。

为此,国家出台多项措施,缓解今年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前不久教育部出台升学扩招政策,增加今年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目前还在考虑在第二学士学位进行扩招。除了这些升学措施吸纳一部分毕业生之外,教育部昨天(5月6日)再次祭出大招,今年准备招收40多万毕业生,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方式,充实到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之中。

这个消息对毕业生来说,无疑是福音,尤其是“先上岗、再考证”这一条,目的是让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在学校工作中再去考教师资格证。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求职门槛,免去了很多同学的后顾之忧,在今年这种就业形势下,还能找到一个教师这样的“铁饭碗”,真的是不可想象。

加上研究生扩招的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特岗教师规模10.5万,直接解决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0万,教育部今年出台缓解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力度之猛,前所未见。一场疫情让我们经济受挫,大学生就业困难,但是祖国没有忘了我们毕业生,想法设法保证大学生就业。

但是,也有人对这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表示了担心,他们认为虽然这项措施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教师质量能保证吗?是否把教师的“专业性”拉低了?连教师资格证都没有就上岗,对学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教育是国之根本,律师、医生能先上岗后考证吗?

这些人的担心,教育部其实也提前考虑到了,对“先上岗、再考证”的毕业生也有明确要求:(1)必须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2)必须符合教师资格认定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等要求;(3)取得职业资格之前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

在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前,这些毕业生不会从事教学工作,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这个政策的初衷还是针对那些没来及考教师资格证、但是具备拿到教师资格证资格的同学,给他们一个时间上的缓冲。

至于说这部分毕业生拉低了教师的“专业性”,我想根本无须担心。这项政策其实扩大了教师选拔的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充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因为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选拔考核标准,专业的师范生有比普通毕业生更专业的地方,普通毕业生也有师范生不具备的优势。

尤其是经历了这次疫情之后,比起专业知识,教师的师德更是需要严格考察的因素,甚至可以一票否决,只有心怀祖国的教师,才能教出爱家爱国的孩子。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