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爆光了一條高清視頻,女子欲看男友手機卻被男友按在地上,掐脖子,謾罵家暴長達10分鐘。聽着視頻裏男人的歇斯底里以及女人的掙扎,隔着屏幕我都覺得恐怖。

據網絡消息,男子和女子是男女朋友關係,兩個人同居住在一起,當時女子只是想查看一下男朋友的手機,卻引起了男朋友的激情暴力,要不是因爲女子平時養有兩隻貓,在房間裏裝了攝像頭,恐怕很難能保留下來這段可怕的家暴。

我們應該認清一個現實,在每一次家暴背後,肯定是有某種不爲人知的情感糾葛

在視頻下方有網友評論說:

“手機是個人隱私,女人查看男朋友手機不對,男友沒有忍住,一時家暴應該是衝動,應該給一次原諒的機會”。

如此說來,男人受了委屈,女人被家暴是活該,我真不敢苟同。當男人受了委屈,就應該家暴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心智正常,人格健全的男人,從來都不會用污言碎語謾罵,用暴力來發泄自己內心的情感,更不會用拳打腳踢的方式解決問題。

愛情歸愛情,在遇到愛情矛盾時,選擇打到對方妥協爲止的人,真不值得留戀。因爲你無法接受對方,你可以選擇離開,但是你沒有進行人身傷害的權利。

家暴不是簡單的情感問題

再強的女人,在婚姻和愛情裏也許只是一個弱者。

2017年10年,四川安廣市廣安區41歲的女副區長黎永蘭被同居三年的男朋友施暴致死。作爲一名副區長,這樣的女人不可能不懂法,不懂得保護自己,可她卻恰恰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而在情感上處於弱勢。

在經受男朋友長期的家暴後,她想過離開,想過分手,可一次又一次在愛情的牽絆下,把自己陷入被 動之地。

據媒體報道,女副區長在最後一次被家暴時,男朋友連拖帶罵要跟她一起跳河,當時女副區長沿途邊呼救,邊反抗,最後被惱羞成怒,施暴成性的男朋友重擊倒地,最終傷重不治而亡。

雖然施暴都被訴諸法律,可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卻永遠逝去了,悲劇的背後,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家暴很普遍,很多女人都遭遇過家暴。

女副區長生前照片

下面是另一個網友被家暴的經歷:

有些人,不以家暴爲恥,反以家暴爲榮。

以暴制暴,並不都是這樣美好。

家暴,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情感問題,而是一個嚴肅的法律問題。

有些人很納悶,既然遭受家暴,爲什麼女人還會一次又一次的縱容呢?我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被家暴的一方抱有僥倖心理,總以爲只要自己忍氣吞聲,就能改變家暴者,可家暴只有一次和多次的區別;

第二,被家暴的一方抱有“習得性無助”心理,自欺欺人的認爲,只要自己逆來順受,就會減少或減輕遭受暴力的機會;

(注:習得性無助“是指因爲重複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佈的行爲)

第三,被家暴的一方擁有虛榮心理,害怕別人知道自己愛情和婚姻不幸,總以“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處理家暴。

家暴者沒有底線,被家暴者助紂爲虐,失控的情感糾葛,讓一幕幕悲劇重演。

施暴的人應該明白,除了正當的自衛,任何人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傷害侵犯他人的人身安全。

如何看清“家暴男”?

俗話說防患於未然,對於女人來講,無論是在開始愛情還是婚姻前,都應該睜大眼睛,好好的挑選,看看你的另一半是不是有暴力的傾向。

如果你不是太懂,那我教給你從三個方面來觀察他是不是“家暴男”:

第一,觀察對方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等我們意識到的時候,這些影響早已經深入骨髓,不管你多想掙脫,終其一生才發現無論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子。

無錫市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王靜雯表示:

有研究發現,50%至70%的成年施暴人,是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家暴確實具有代際傳遞的特性。

如果,孩子從小經常耳讀目染家庭暴力,那麼長大後孩子的性格也不會柔軟,在處理問題時,總願意用拳頭說話,他越來越活成最討厭的自己。

當在戀愛時,如果觀察到對方的原生家庭有家暴史,女人就一定要慎重。

第二,觀察對方的性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性格獨立,人格健全的人往往對待事情都會理性大於感性,他們的性格特徵往往都是積極的。相反,性格消極的人,往往都比較偏執,對待人和事上情緒控制力也較差,這種人表現在愛情上,就是擁有極強的控制慾。

在他們的眼中,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屬,跟他在一起,你只能言聽計從,不能有一絲不滿和建議。他們經常以自我爲中心,自私多疑,對交往的對象或是伴侶懷疑,而自己卻不能被半點懷疑,否則他就會爆發。

就像女子要看男友手機被家暴事件,那名男子就是這種性格特徵。這樣的人情緒失控往往就會讓身邊的人受到傷害。

第三,觀察對方是否有不良習好人什麼時候最沒尊嚴?就是自己的慾望極其渴求滿足時。

在生活中兩個“鬼”特別討厭,一是酒鬼,二是賭鬼。尤其是賭博,當一個人嗜賭成癮,就很難改變,有多少鮮活的例子,當賠到一窮二白,妻離子散時,發誓一定不再賭,可是隻要有一個契機,他就會故伎重演。

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一些人變得鬼不鬼,人不是人,偷蒙拐騙,沒有一點點人的本性,在不能實現自己慾望時,經常靠恐嚇和打罵家人,來滿足自己的私慾。

當然了,那些不良的習好不光是這些,甚至還有吸毒等犯法的行爲,如果對方有這種表現,就一定要遠離,現在不離,以後遲早是禍。

沒有誰能保證這一輩子沒有看走眼的時候,誰也不能保證一遇到愛情,就能幸福長久,假如遇到了家暴男,一定要學會及時止損。

對待家暴,女人不要存在僥倖心理,愛情永遠無法掩蓋傷害的痛苦,你的妥協就意味着以後更大的風險 。

家暴是一種癮病,不光無法根治,而且還易復發,女人要想規避家暴,只有在源頭上切斷“毒瘤”,遠離有家暴傾向的男人。

今日話題:你遇到過有家暴傾向的男人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