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北游独立评论-点右上角-设为星标

哲学 / 历史 / 政治

无思辨,无洞见

01

经常看电视新闻的人都知道,美国一直水深火热,黑人兄弟更是身处地狱,经常会被白人老爷“种族歧视”。

剧情一般都是这样:黑人兄弟被白人无端欺负,于是黑人奋起反抗,上街打砸烧抢一番,最后被美国警察乃至国民警卫队无情碾压。

这种剧情在美国,无数次上演,我想,这次也不会有什么不同。

导火索依然还是熟悉的味道:在白人警察的暴力跪压下,黑人兄弟无辜惨死。

即使尸检报告并不支持跪压锁喉致死的直觉,认为是“心脏病和体内潜在的毒物”导致其死亡,即使我反复看了视频,也不明白可怜的弗洛伊德为什么不愿回到车里,而白人警察又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这么压着弗洛伊德长达几分钟,更加费解的是,这个看起来并不费力的跪压,怎么就让一个壮汉丢了命?

但在这些细节的诡异还没有被搞明白之前,似乎并不妨碍黑人兄弟上街打砸抢的正义感。

原本是个法律问题,现在生生变成了政治问题。

可能在他们看来,即使死因有很大疑点,但“种族歧视”依然是不容商榷的,是必须坐实的。黑人的命贵,其他人的命是可以忽略的,黑人的权益是不能被侵害的,其他人的权益都是无所谓的。

所以,一旦黑人上街抗议“被歧视”,最紧张的是路边的商店。

因为这些抗议种族歧视的黑人兄弟们,总会顺带光顾这些商店,正义的抱点东西走,没人敢说半个不字。对于店主来说,破财就破财吧,总比丢命好,更况且对方可是“反抗种族歧视的正义之师”。

我看了视频,怀抱抢来的一堆耐克球鞋,黑人兄弟姐妹们个个笑逐颜开、击掌庆祝,像过节。

看着他们呼朋唤友、兴高采烈,对公开抢劫极为坦然的样子,我心里突然涌现非常不正确的可怕想法——他们是不是就盼着这一天到来,好出门抢点东西?黑人是真的不喜欢“种族歧视”吗?

真相可能连黑人自己都未意识到:

正所谓嘴巴会说谎,身体很诚实,黑人的行为模式可能在证明,“种族歧视”也许并非黑人的噩梦,相反,这是他们的需要。

他们需要扛着这面漂亮的大旗,以便在生活中、政治上获得自己想要的特权。

02

奥斯卡世人皆知,但你听说过“黑人奥斯卡”吗?

1981年,因为对黑人在奥斯卡难以出头的不满,黑人电影人自己搞了个“纯黑”的奥斯卡,就在正宗奥斯卡的头一天举行,目的当然是恶心所谓“白人当道”的好莱坞,怪罪他们对黑人“种族歧视”。虽然是自娱自乐,但这一搞就搞了25年,一直到2007年停办。

因为在2007年,黑人电影人大爆发,共有8名黑人获得提名。

于是,黑人不闹了,迅速停办。

到了2016年,黑人又呼吁要把“黑人奥斯卡”继续办下去。为什么呢?很简单,没被提名呗。

因为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届奥斯卡都没有黑人,让黑人群体再次大为不满,《华尔街日报》在报道里反映了黑人的心声,“去年奥斯卡如此之白,今年奥斯卡依然如此之白”。

黑人的逻辑其实蛮简单:有黑人,我就不闹;没黑人,我们就闹。

NBA一片黑,你看黑人啥时候有过意见?他们占便宜从来不抱怨,吃了亏,那就要闹。

我就在想,如果白人球员因为在NBA打不上球,会不会也感觉到被歧视,搞个“纯白NBA”自己单玩呢?按常识推理,目前没有,以后估计也不会有。

白人玩不来这一套,他们还会帮着黑人一起闹,这帮自虐型白人,叫“白左”。

说实话,没有这帮白左,黑人的声势不会这么大。

总之,“种族歧视”这玩意儿,还是黑人会玩,玩的顺风顺水、得心应手。

同为少数族裔,亚裔的手段差很多。

就在黑人大肆抱怨好莱坞“太白”的2016年。白人为了照顾黑人情绪,请黑人演员克里斯·洛克作了主持人,颁奖嘉宾也一水儿的黑人,以此来补偿黑人。

重点来了,这个黑人主持人做了些什么呢?

他请来了三位穿着蹩脚西装的亚裔小男生,并取笑他们是童工。这无疑是在利用公众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制造笑料。

经常抱怨种族歧视的黑人,居然在一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上,公开随意歧视取笑另一个族裔,这说明什么呢?

他们是真的在意“种族歧视”吗?

可能未必。他们在意的只是自己有没有被歧视,而对其他人有没有被歧视,漠不关心。

03

2015年,耶鲁大学因万圣节服装爆发种族歧视争议,全美大学都在积极响应。

加州Claremont McKenna 学院的一位华人女生也在发言中,回忆自己曾经被歧视的经历。但当她提到曾经被黑人歧视,被白人帮助的事情时,现场居然出现了嘘声,一位非洲裔女生甚至从人群中走出,试图阻止她的发言。

对于这些非洲裔学生来说,似乎只有黑人才配得上种族歧视,黑人是不能被歧视的,但黑人歧视他人是不能被指责的。

对于他们来说,黑人是天然的受害者,不可能是种族主义者,他们哪里是在反抗种族歧视,他们只是在玩身份政治。

这位华人女生遇到的责难并非个例。

去年,一则美国新闻引发了国人关注,同样是因为当事人的身份是华裔。

这位叫凯西·朱的美国华裔选美冠军,被主办单位宣布剥夺前一天才获得的“密歇根小姐”头衔,理由是主办单位认为她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是“种族主义”,那么,这位密西根大学政治学学生在推特上说了些什么呢?

凯西·朱在推特上称,黑人群体需要反思自身的问题,她在谈到黑人枪支暴力的问题时,冷峻而毫无顾忌的指出“大多数黑人的死亡都是其他黑人造成的”,认为黑人与其指责他人的歧视,不如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些观点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任何一个具备基本思维能力的人,都会承认,这才是黑人群体的真正病灶所在。

唯一的问题是,在政治正确的美国,这些言论居然被公认为“麻木不仁”,被认为“种族主义”。

这真是啧啧怪事,什么时候列出一些真实的数据,面对一个社会的现实,变成了麻木不仁?

04

黑人群体要面对的现实是:

黑人以13%的人口占比,贡献了美国55%的暴力犯罪。每年有高达6000的黑人死于黑人之手,从2017年到2019年,有1226个白人被警察打死,667个黑人被警察打死,而黑人警察打死黑人的几率,高于白人警察打死黑人的几率。

冷冰冰的数据不会骗人,它们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事实:

1、黑人更容易犯罪,黑人有更大几率被黑人杀死,而不是白人;

2、之于美国警察而言,白人才是被歧视的群体,而不是高犯罪率的黑人。

我之前的剖析过“怨妇人格”,指出具备这种人格的人,往往缺乏反思能力,明明自己有病,却喜欢让别人吃药;看不见自身的问题,所以把自身的错都怪罪到他人身上。

不客气的说,这样的人格特质在黑人群体里普遍存在,他们如乌鸦落在煤球上,看不见自己的黑。

如果说,仅仅是黑人群体自身缺乏反思能力,那还好办。在一个统一的规则之下,社会给予各个群体的正常反馈迟早会影响和提升他们的反思能力。

然而,如同孩童的成长需要周遭环境的正反馈一样,纵容和特殊非但不会有益于孩子的成长,而只会造就任性矫饰的巨婴。欧美社会,尤其是美国白人群体长期以来对黑奴时期的负罪感,让他们不自觉的形成了对黑人的过度补偿心理,他们打着“政治正确”的旗号,赚取着虚浮的道德名声,实则干着纵容黑人放弃社会责任,鼓励激进暴力之事。

这些白左不是在帮助黑人成长,而是在扼杀黑人群体担负社会责任的可能性。

往小了说,是好心办坏事,说严重点,就是在助纣为劣。

人无不处于社会之中,权责对等是个基本原则。

当你要求一个权利的同时,意味着你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秩序都是建立在权责对等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原则对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人和群体都是一样的。

当一个社会试图给予某些群体或族群特殊的照顾和倾斜时,实际上,就是破坏了公平竞争、机会均等和程序正义等应有的原则,随之而来的价值混乱和秩序崩坏,并不会让人意外。

试想,当一个黑人学生,不需要付出同样艰辛的学习就能凭借肤色被照顾进入高校学习;当一个穆斯林移民不需要工作,就能获得社会无偿的捐助,让他过上衣食无忧、子孙满堂的生活,很难说,这样的社会是在鼓励一个健康并附有道德活力的生活,更多是在提供一系列错误的示范,扭曲他们的心智,泯灭他们的道德。

从这个意义上说,黑人今日的堕落,白左难辞其咎。

05

歧视是人性中不易被人察觉的底层代码。

王朔曾经讲过他在美国发生的一件事。

有天晚上,他一个人在纽约曼哈顿行走,这时候突然发现两个街区之外有个黑人在朝他走来,他不自觉的就害怕起来。试想,如果那是个白人,或者是个华人,王朔还会如这般害怕吗?可能程度会低很多。

这是歧视吗?

不,这是人性,是人性趋利避害的本性。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当黑人的高犯罪率摆在面前,当充满攻击性的黑人出现在面前,在一个可以合法持枪的国度,不要说普通人,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警察,也会因恐惧而心慌,也会有更高的几率产生过度反应,对此,我们这些置身事外的旁人不应该表现的过于惊奇,老是一副道德批判家的嘴脸,只会显得虚伪可笑。

让法律的归法律,政治的归政治吧。

白人警察如果是人渣,他跑不掉,自然会附上法律责任,他家门口不是也被人喷上了“凶手”的大字了吗?

打着“种族歧视”的旗号去获取特权,扛着抗议暴力的大旗去暴力犯罪,这个双标很低级,这个吃相很难看。

对于黑人群体,我想说的是,面对歧视,行动永远是最有效的手段。

与其喋喋不休的抱怨他人的所谓不公和歧视,不如反思下自身的问题——减低犯罪率,好好读书,努力挣钱。

总不至于别人夸你运动能力强,垄断了职业赛场,你就沾沾自喜的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一说到学习差,挣钱少,犯罪率高,就都变成社会的错,种族歧视的结果了?这样的逻辑,是打算不要脸了。

(全文完)

当然,并非所有的黑人都不懂反思,黑人一旦优秀起来那是极厉害的。看看下面这位黑人小哥,逻辑之严密,论述之清晰,北游我是大写的服。

02: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