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安禄山起兵叛乱后,只半年时间,洛阳、长安两座国都全部陷落。郭子仪和李光弼所率朔方军,因此不得不撤出河北地区,到至德元载(756)下半年,叛军骨干史思明完全收复河北。与此同时,吐蕃也趁火打劫,接连攻陷唐朝在河西、陇右地区的据点,大唐形势可谓内外交困。

更糟糕的是,由于唐肃宗轻信有勇无谋的文人宰相房琯,在这一年的年底,唐军在陈涛斜之战被叛军大败,收复长安的行动遭重大挫折。当时,杜甫有感而发,著诗题为《悲陈陶》:“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最高统治者唐肃宗固然后悔所托非人,但也不由对前路产生茫然之感: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唐?

“今敌强如此,何时可定?”——《资治通鉴》

在这关键时刻,有人向皇帝提出了一个比较高明的战略对策,他就是李泌

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读者,对这个名字不会感到陌生,这个被开元名相张九龄称为“小友”的后生,如今已是肃宗身边的高级参谋人员,直接参与各项重大决策。

李泌是这么看的:“叛军中的猛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干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寥寥数人而已。现在我军可以命令郭子仪东出井陉,李光弼东出冯翊,各自图谋河北、河东地区,这样史思明和张忠志就不敢离开他们的驻地范阳和常山,同时安守忠和阿史那承庆也不敢离开长安——如此一来,等于说我们只用了两员大将,就牵制住敌军四支部队!安禄山身边只剩田干真一人了。

其实李密的这一策略还有点类似游击战,“我军本着不攻城的原则,以逸待劳,叛军如前来进攻,我们就避其锋芒;如撤走,我们就趁胜追击。对方对付我们的头,我们就进攻其尾;对方对付我们的尾,我们就进攻其首。如此一来,叛军必然在千里之间陷入疲于奔命!”

最后,李泌才提及这个计划中的重中之重:“等到来年春天,陛下再派建宁王李倓从塞北出兵,和李光弼一南一北,形成掎角之势,一举拿下叛军老巢幽州。对方老家被端了以后,洛阳的部众必然不会安稳,此时再四面出击,天下可定!”唐肃宗听完这番高论,也是大喜。

李泌这个战略如能实施,说不定能够起到一木支危楼的意外效果,有利于平定叛乱。然而形势比人强,由于不久后建宁王李倓即死于政治斗争,加上肃宗急于收复长安,李泌这个计划相当于被搁置了一段时间。

几个月后,西域援军长途跋涉来到,休整完毕后,李泌旧事重提,再一次建议肃宗发兵直取幽州。但让李泌想不到的是,此时的皇帝已经对这个方略不太感冒了。虽然李泌再三请求,但皇帝无论如何都下不了决心。

首要原因,当然是唐肃宗本人的战略眼光有限,叛乱形势紧急,又迫使他考虑的不能太长远。其次,在肃宗的内心,虽然他当时已经是名义上的大唐一哥,但太上皇玄宗远在成都,还能过问政务,这种实际上的二元政治,当然会让他忧心忡忡。如果肃宗要名正言顺接回父亲,顺利掌握并巩固全部权力,那就必须首先收复长安,立下不世奇功,让整个天下都心服口服!

肃宗告诉李泌:“朕现在最盼望的就是收复长安和洛阳,迎回太上皇,奉养他老人家,爱卿不必多言了!”

“朕切于晨昏之恋,不能待此决矣。”——《资治通鉴》

既然搬出来太上皇这个李泌无法辩驳的理由,肃宗的意思不能再很明确了,这个计划彻底被抛弃了。这也意味着唐军就此放弃了奇谋,而选择了逐步平推这样一种缓慢而低效的平叛路线。

虽然安禄山不久死于内乱,但肃宗的目光短浅注定了他要屡出昏招,导致这场大乱直到六年之后,他儿子代宗在位时才彻底平定。

而肃宗本人看不到的是,放弃李泌这个奇策,带来的更大恶果是:叛将们纷纷在河北地区站稳脚跟,虽然唐朝剿灭了安、史两家首恶,但从此再也不能动摇藩镇军阀在河北的根基,形成了中晚唐至五代初年的河朔三镇割据。后来的一个半世纪间,唐朝再也没有真正收复河北,直到灭亡。

相信大家读完李泌和唐肃宗的故事,会对唐朝历史产生新的看法。不过想要更透彻了解历史,还应细细品读《资治通鉴》。古今相通,无论是职场还是官场,《资治通鉴》都会告诉你人类历史中积淀的大智慧。没有任何一部史书能像它一样,将数千年的变革兴衰浓缩于一体,教会你为人处世的法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