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都對自家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若想要孩子未來能夠出色,或是成長爲“天才少年”,若自家的孩子成長爲這類“天才少年”,我們的心中也是會非常的高興與驕傲的!

並且,許多父母都認爲孩子是血脈的延伸,很多父母想讓孩子在將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進行了培訓;

但他們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孩子的智力發育高峯期是有不同時期的,若強行灌輸知識讓孩子去進行學習的話,不僅起不到提升孩子智商(IQ)的效果,還極易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極度厭煩,從而叛逆形成“白眼狼”的不良性格。”那麼如何才能讓寶寶的大腦發育的更好,更健全?

什麼構成了“智力”(IQ)

觀察力藝術大師羅丹曾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若想充分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就務必從觀察力開始,而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便是“觀察”,同樣觀察能力越強的寶寶,對事物的認知也便越發清楚深刻、在將來對知識的學習與積累也會越發迅速。

注意力注意力別稱“專注力”,是孩子學習與做事能否成功的關鍵一環,孩子將來成就的高低與注意力有很大的關聯,注意力強的孩子能夠高度集中於做某一件事,不信能夠提高孩子學習能力,還能鍛鍊孩子對學習的恆心毅力

正所謂:“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可以讓孩子一開始就養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記憶力在無比漫長的生活與學習中,無時無刻都需要記憶力來學習和工作,好的記憶力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工作效率,一般來說,只要是記憶力優秀,相對應的注意力思維能力都會有極高的提升,並且記憶力90%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訓練養成的

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曾對許多個案進行過詳細調查,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

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

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

李玫瑾在《開講了》節目中提出:身處於幼年期的孩子,特別是“雙商(情商、智商)較高”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父母在不知不覺間抓住看了智力(IQ)發育的高峯期,在高峯期內使用對應的書籍進行培養IQ,才能事半功倍!父母可別再傻傻不知道了。

第一個智力發育高峯期:“2歲~3歲”

孩子從剛出生的那一刻,腦部神經便開始了急速發育的模式,正常新生兒大腦重量約是300克左右,在3歲時的重量與成人之間的重量會極爲相同。

所以2歲~3歲是孩子智力神經生長異常迅猛的一個階段,此階段正是孩子第一個智力(IQ)發育的黃金期!

舉個例子:在學術界的專家們會將大腦內的發育看成“突觸”(負責大腦細胞與精神記憶的神經節點,被稱爲神經元,所有的信息都需要該突觸來進行傳輸),只有“記憶神經突觸”越多,孩子大腦發育便會越好,智力(IQ)也會越高!

如何抓住2歲~3歲發育的高峯期?智力發育的原理:記憶神經突觸的產生與外部環境的刺激有關,只有外界刺激越多,形成的突觸也會越多!在智力發育的“高峯期”,相同信息的刺激,要遠比其餘時期神經突觸所形成的更多、更全面。

培養技巧:處於2歲~3歲的孩子,在行爲中會帶有一些模仿探索類的動作,喜歡幫助家長擦擦桌子、掃掃地,無論做的好與壞都會讓孩子內心認爲很開心;此時的孩子若不認真喫飯,可以與別的孩子一同喫飯進行對照,孩子便會起到競爭的心理特徵,在喫飯時也會快上許多。

在此階段,父母需要做的便是常激勵孩子,給孩子足夠的自信心,引導孩子變得更爲出色。

這個時期的孩子正是使用腳部手部嘴部來接受刺激。

常見便是:孩子喜歡扔東西、喜歡踩水坑、喜歡喫手指、甚至喜歡將所有的東西用嘴來驗一下,父母不要過多阻止,這些都是寶寶在接受更多外界的刺激

作爲父母多盡最大可能爲孩子準備更多形成刺激的環境,無論是彩色的繪本,還是與孩子去公園超市、都能達到新鮮的體驗,從而達到刺激的作用,讓孩子腦部神經形成更多記憶突觸

第二個智力發育高峯期:“3歲-5歲”

父母們若是錯過了第一個智力發育高峯期,第二個可不要再錯過了!3-5歲的寶寶大腦重量已經生長到與成人差不多的水平,據大數據證明3歲-5歲間的孩子大腦發育完成度已經遠超70%,但身體的發育程度才達40%。

身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應接受正確、科學的方式來對腦部神經元進行開發,效果十分顯著,特別是想培養孩子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這3方面的父母們,抓住這個時期相當的重要!

身處於3-5歲這個時期的孩子很容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我家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有老師傳授知識,自己的教育無關痛癢”,根據哈佛研究證明:大多數的教育還需要在家庭中完成,家庭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主導!

如何抓住3歲~5歲發育的高峯期?技巧:

①通過聊天溝通,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②善用繪本中的小故事,教會孩子從小進行看圖說話,整個過程就是眼、手、腦共同協作的一個過程,只有這樣的聯繫越多,大腦神經突觸纔會更爲活躍。

③使用“塗色、連連看、找不同、連線”等方法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這些都是爲了孩子識字做足準備,在日常生活中教會孩子這些左右腦全腦思維培養類的遊戲,小柳認爲遊戲書對於3~5歲時的孩子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法國專注力全腦開發益智開發》全套6冊,這套智力開發遊戲書,從四方面開發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觀察力,全腦思維!

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提升孩子的神經元突觸增長(智力)。其中以找不同、連連看、顏色辨認、分類整理等多種遊戲方式來訓練孩子,讓孩子能夠樂在其中!

整套遊戲書最大的特點便是從法國引進的“繪圖方式”,無論是顏色的鮮豔程度,還是遊戲的緩解,都與繪本很是相似,孩子可以通過圖片進行理解遊戲的規則,我們家長可以每日留出20分鐘陪伴孩子一同做遊戲,不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培養,還能讓孩子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更多的交流與互動!

第三個智力發育高峯期,“7歲~14歲”

正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步入了小學,開始了正式的學業生涯,處於該年齡段的孩子內心已學會獨立判斷,內心中也會具備自身的景旭,父母在引導(教育)孩子時要謹記隨口說出來的語言。

著名數學家秋山仁博士對該階段孩子的智力(IQ)進行了總結:此階段大腦的特點是拒絕接受他人指令,喜歡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鍛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發點應在引導,而不是強制指令!

技巧:

①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習慣

身處於7-14歲的孩子最討厭的便是父母口中的命令,父母常掛在嘴角的“抓緊學習”只會起到反向作用,導致孩子從心中討厭“學習”這件事,秋山仁博士直言: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閱讀興趣,才能更好地激活大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偏科的主要原因是“討厭某一科目的教師!”

②成績不好也要多鼓勵,不要釘在木樁上批評

信心不足的表現常會將“我不行”掛在嘴邊,據大數據統計發現,多數信心不足的孩子多是因我父母常用自家的孩子與優秀的孩子進行對比,導致孩子心中出現“我就是不行”,導致孩子長期釘在木樁上經歷風吹雨打,本就脆弱的內心更爲支離破碎,對孩子的整體教育起不到任何有用的作用!

③選擇“高品質”的益智課外讀物

處於7~1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長期面對各種複雜難懂的新知識,學習本就是枯燥乏味的!特別是那些難以理解的語文知識標點符號的運用、詞語短句作文理解接會讓孩子厭煩不已!身爲爸爸媽媽的我們要學會幫助孩子將這些無聊乏味的知識點,轉變爲有趣易理解的漢字知識!

最近小柳發現一個非常好的配套讀物,專爲小學生打造!《趣味語文漢字的故事配套版》也是我爲孩子精挑細選的小學知識配套書籍!在2018年被教育部推薦,這一套共有6本,從基礎的學習興趣培養(漢字的故事、標點的故事)到複雜的趣味修辭、句子、詞語、作文訓練,讓孩子能夠循序漸進的愛上語文知識,開發那你不記憶神經元。

在孩子閱讀趣味語文的過程中,我明顯地發現孩子的記憶力和對閱讀興趣都提升了不少,現在孩子8歲了,在班級成績屬於佼佼者!把這套輔助學習的書籍分享給有需要的父母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