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菌

【别名】扫把菌、扫帚菌、刷把蕈、葡萄色珊瑚菌、葡萄状珊瑚菌、鹿茸菌、鸡爪菌。

【食用】为枝瑚菌科真菌葡萄色顶枝瑚菌的子实体。

【分布】多生长在无污染的壳斗科阔叶林地上。野生。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及西藏、台湾等大部分地区均有广泛分布。

【采集】采摘葡萄色顶枝瑚菌的子实体。

【形状】外生菌根腐生真菌。肉质子实体小,珊瑚状,中等至大形,高可达40厘米,直径10~30厘米,从菌柄上分出许多主枝,然后再分较多的叉枝,小枝顶部膨大叉状,分枝密集,白色带污黄色,枝端桃红色至淡紫色。菌肉白色,质脆,受伤不变色,子实层生枝表面。孢子带黄色,光滑,长椭圆形。担子棒状,具4小梗。

【功效】葡萄色顶枝瑚菌味甘,性平。具有和胃降气,祛风止痉,活血缓中作用。治胃痛,消化不良,风湿,痛风。

【宜忌】白色、艳紫色珊瑚菌品种不宜食用。珊瑚菌内含异性蛋白质,食用蛋类、乳类、海鲜过敏者慎食。

【加工】食用部位为葡萄色顶枝瑚菌的子实体。夏秋两季采摘子实体,去杂洗净,用沸水浸烫一下,将水倒掉。可炒食、做汤、蒸食、煮食、制干菜。

野生珊瑚菌整体外观
珊瑚菌多生长在无污染的壳斗科阔叶林区
珊瑚菌子实体幼体细节外观
珊瑚菌长可达40厘米、直径约10~30厘米
珊瑚菌因子实体侧面外观呈珊瑚状而得名
葡萄色顶枝瑚菌枝端为桃红色或淡紫色
葡萄色顶枝瑚菌柄分枝为白色带有污黄色
葡萄色顶枝瑚菌叉枝及枝端细节放大外观
采摘葡萄色顶枝瑚菌子实体做美食
葡萄色顶枝瑚菌菌肉剖面为白色,不变色
云南美食—青椒干炒珊瑚菌,您吃过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