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絕大多數人對自來水中異味不會陌生,其實這是淨水工藝採用液態氯消毒的表現之一。這種味道之所以殘留在自來水中,是因爲水中存在着一部分餘氯,這是飲用水經過氯處理的一種表現,對此人們就有了疑問,經過氯處理的飲用水是否安全無毒呢?

首先、氯如何對水進行消毒的?

氯跟水接觸時,一般會產生“歧化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起到滅菌作用的成分正是次氯酸,這是一種體積很小的中性分子,它首先會擴散到帶有負電荷的細胞表面,然後利用自身較強的滲透力,直接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內部,氯殺死細菌就是通過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實現的(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之一,細胞新陳代謝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其次、氯是否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早在20世紀初,氯化法已經廣泛應用於水消毒工藝,然而隨着科技的進步,對飲用水進行氯消毒所產生的問題也開始顯現。最早是在1974年,科學家第1次在經過氯消毒的自來水中,發現毒副產品,原來在氯與水作用過程中,氯同時也與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化學作用,生成有毒化合物,比如氯仿、溴仿、溴二氯甲烷等等。2年後美國國家癌症協會發現氯仿與動物患癌之間具有因果關係的科學證據。到20世紀90年代,流行病學家發現膀胱癌,直腸癌以及結腸癌等疾病的發病率,以氯消毒水的飲用量之間有潛在的相關性。

再次、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爲什麼自來水還要加入氯?

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鑑於氯化法在對水消毒的優勢,它的應用依然最廣,第一,在水量較大的情況下,氯化法的處理成本較低;第二,由於涉及在氯消毒後能長時間保持一定數量的餘氯,持續消毒能力較強;第三,氯消毒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消毒方法。

1991年的祕魯,當時絕跡多年的霍亂重新開始在祕魯肆虐,疫情嚴重,甚至相鄰國家也沒能倖免,公共衛生專家指出,出現這一現象和當地人擔心氯消毒產生的副作用致癌而放棄對自來水的消毒有關。

可以看出目前我們還不具備放棄氯消毒的條件,在飲水安全性問題上,必須首先確保消除微生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其次才考慮減少消毒副產物對人體的危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