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坐了三個月都沒有什麼暖相,我才一個月就已經有些感受了耶!昨晚的夢好殊勝,你看別人都沒做過這樣的吉祥的夢!我經常夢到上師,從來都沒有聽他們說過!看來我還是很不一樣!歡喜魔:指在修行過程中,心裏想“我的上師與其他上師截然不同,我的那種教授與其他教授完全不同,我的實修與其他人迥然不同,我的金剛道友兄弟姐妹都勝過別人”,從而喜不自禁。

總之,稍稍得到一點內在的禪定暖相和能力,便特別執著、貪愛,那就是歡喜魔。有些人在修行過程中可能有一些殊勝的夢境,心裏喜滋滋的,自以爲修法境界如何高,其實已經墮入了歡喜魔也不知道。真正通達一切平等的修行人,對這些都不會執著。比如,夢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境界,也不會特別歡喜;有時出現許多不好的現象,也不會特別垂頭喪氣。

有的人做了好夢就到處說,或者晚上夢到被怨敵追殺,整天就想“哎喲!我那麼倒黴呢”,從而加重自己的煩惱。其實這些夢境都是如幻如夢的,本來都是大空性,也沒有一個所得。尤其我們在修法過程中出現的夢境,除了自己的上師外不應該隨便宣說。

一般來講,不管是修密法還是顯宗法,在出現境界時,都要在自然狀態中平然安住,這樣,很多戲論和障礙自然而然消於法界。這是特別重要、特別關要的。如果行者在修行過程中經常患得患失,時不時處於希憂當中,也就是希求、希望或憂愁、擔憂當中,比如自己的心情特別好,事情也做得特別順利,經常做一些好夢,就覺得“我的修行快要成功了!上師三寶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議!我特別感恩上師三寶”。

或者“我所修的本尊,比如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蓮花生大士,特別慈悲!我一定要精進地修學”;而另外有一點小小的事情碰壁之後,就特別傷感,比如“我念了十萬觀音心咒了,菩薩怎麼還沒有加持?”或者念一些財神心咒“嗡臧巴拉匝凌扎耶梭哈”之後還是那麼貧窮,就懷疑“是不是三寶沒有加持,佛菩薩沒有加持?是不是上師已經不管我了?”這些都是修行不穩固的標誌。

作爲修行人不要天天對自己的修行驗相沾沾自喜、到處宣揚,也不要因爲做了一個噩夢而心事重重,否則很容易着魔。藏地俗話也說:“笑得太開心的小孩,很快就會哭起來。”所以,我們對上師、佛法的信心等,也沒有必要到各個地方都宣揚,自己了知就可以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