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近20餘年來地產行業的主旋律是滿足城鎮化大潮下的居民居住需求,那麼隨着城鎮化進程步入新階段,“鄉村振興”升級爲國家級戰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正成爲地產行業新的着力點。

作爲一家較早投身城鄉建設的企業,美好置業(000667.SZ)於2018年開始全面實施戰略升維,圍繞“喫住兩條線、服務兩類人”,堅定多元化發展,做城鄉建設服務者,讓更多人生活更美好,形成以裝配式建築、房地產開發爲引領,以現代農業、產業興鎮爲兩翼的戰略格局,並融合房地產開發和裝配式建築優勢開創了“房屋智造”業務。

在美好置業董事長劉道明看來,“美好置業的發展戰略與其企業價值觀一脈相承。提升長者、農民和居民的幸福指數,成就自己和他人‘美好心靈,美好人生,讓更多人生活更美好’是全體美好人的使命。”

房屋智造傾注“美好”願景

“房屋智造”是美好置業面向未來深耕的一個重要領域,相比單純拿地蓋樓式的房地產開發模式,美好置業的“房屋智造”更多地傾注了對環境、產業和人的關注。

發達國家和地區在上世紀開始推行建築工業化和裝配式建築,有資料顯示日本、美國、瑞典等國的建築工業化率在70%-80%左右,而目前我國建築工業化率僅有5%。

相比現場施工,裝配式建築在施工安全性、施工效率和環保性方面有着明顯的優勢。據專業測算,裝配式建築工地可減少約80%的木材消耗、約60%的施工水耗、約70%的建築垃圾,生產效率可提高3-5倍。

從2016年起,國家住建部等部委就爲裝配式建築的應用擬定了時間表,提出到2020年、2025年,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中佔比要達到15%和30%,目前裝配式建築產業也正迎來加速發展期。

早在2013年,美好置業就開始佈局裝配式建築業務,公司通過在國內率先大規模引進德國疊合剪力牆生產設備,通過組建行業完整的全產業鏈研發團隊,深入開展產品標準體系研發、裝配式建築技術研發,並且形成了獨特的E2E+C2M全鏈服務。

如今,美好置業在全國擁有13個裝配式建築生產基地,裝配式建築業務已申請專利及工法100餘項,在11個省市(其中7省市已完成)作爲主編單位之一推進編制裝配整體式疊合剪力牆結構技術規程。

美好置業的“房屋智造”融合了自身房地產開發運營的經驗和優勢,以及國內領先的建築工業化解決方案,不僅持續助力中國建築工業化率的提升,更是將促進產業、區域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目標融爲一體。

在武漢經濟圈內的洪湖市,新灘美好未來新城PPP項目(一期)總用地面積約 9.33平方公里,總投資38.33 億元。這一項目由美好裝配承建,並將構建以現代生態農業產業爲核心, 以裝配式建築、綠色建材爲特色產業的小鎮產業體系, 營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產業新鎮,成爲美好置業旗下的代表性項目之一。

社會責任驅動成就發展新路徑

美好置業董事長劉道明曾談到:“美好置業將社會責任放在企業發展首要地位,這讓公司從‘名利驅動’的企業,轉型爲一家‘社會責任驅動’的企業,開拓出一條新路。”美好置業的業務佈局和發展戰略也圍繞着社會責任這一聚焦點。

在近年來地產行業高週轉、做大規模的發展趨勢下,美好置業在投身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這條賽道上,不僅積極持續佈局,而且在很多領域走在前面。

在“房屋智造”這條業務主線的基礎上,美好置業打造出一條涵蓋全價值鏈的業務佈局,支撐裝配式建築、房地產業務做強、做大,現代農業、產業興鎮業務做深、做優。

圍繞“喫、住”兩大產業,美好置業在全國13個核心城市大力建設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設備最先進、全球產能最大的PC生產基地,爲更多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在現代農業方面從技術和品種上下功夫,提高“蝦稻共作”的產值,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提升農民的生產和管理能力,增加他們的收入。產業興鎮的創舉,則讓區域內農村變城鎮,農民變市民。

通過深耕“一主兩翼”業務,走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美好置業的品牌價值也隨之大幅提升。2019年底,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調研結果顯示,美好置業品牌估值爲48億元,相較2018年初的29億元增長了66%。美好置業還被納入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指數成份股,也從側面反映了國際投資者對公司行業地位和價值的認可。

美好置業也堅信,對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滿足,也將促成一條清晰可行商業邏輯的兌現——“房地產業務爲裝配式建築提供業務機會,爲產業興鎮進行房產開發和代建服務,與物業協同爲現代農業提供銷售平臺;現代農業成爲產業興鎮導入的核心資源之一,並解決部分農民就業問題;產業興鎮作爲平臺型企業,將裝配工廠和現代農業作爲產業導入,爲裝配式建築和房地產提供業務機會,板塊之間最終達成戰略協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