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是現當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等,是近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丁玲還是唯一一位得到毛主席題贈詩詞的大作家。

1933年5月14日,丁玲在家中被國民黨特務祕密綁架,拘禁在南京,當時,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人曾發起抗議和營救活動,連國際大作家羅曼·羅蘭也發出聲援。1936年,丁玲逃出南京,直奔陝北,成爲第一個到達延安的知名作家。

那時,紅軍剛經歷了長征,遭受了很大的損失,缺乏人才,尤其缺乏知識分子。丁玲的到來,中央宣傳部特地召開了歡迎會,毛主席、周總理等人親自歡迎。

36年11月24日,丁玲跟着工農紅軍前方總政治部出發了,去了戰場前線,年底,毛主席寫下一首《臨江仙》,用軍隊電報拍發給前方的丁玲。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這首詞的上闋,是寫丁玲剛來到保安時的,衆人設宴接待。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開篇兩句,描寫了保安的大環境,保安城的城牆上,掛着獵獵紅旗,秋風漫卷,夕陽映照,顯得分外壯美。

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丁玲的到來,給保安帶來了異常新鮮的氣象,衆人在窯洞中召開宴會,招待丁玲這個出牢之人。丁玲此前被國民黨特務祕密綁架,所以毛主席調侃她是“出牢人”。

詞的下闕,是毛主席對丁玲的高度評價。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毛瑟”是指德國毛瑟工廠所製造的步槍和手槍。孫中山在1922年8月24日《與報界的談話》中說“常言謂:一支筆勝於三千毛瑟槍。”毛主席這裏借孫中山語入詞,高度評價丁玲的文學成就。

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最後,毛主席高度讚揚了丁玲隨紅軍戰士上前線的勇敢行爲。丁玲隨着紅軍陣列,直向隴山東面的前線,曾經舞文弄墨的小姐,今天成了身着戎裝的武將軍。毛主席另有詩云:“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都表現了毛主席對女子參軍行爲的讚賞。

毛主席的這首詞,語言詼諧幽默,他調侃剛到保安的丁玲是“出牢人”,又調侃上前線的丁玲是武將軍,展現了毛主席親切幽默的一面,這在毛主席的詩詞中是不多見的。

丁玲收到這首詩後,非常珍惜,1937年初,丁玲來到延安,她請毛主席親筆抄錄此詞。抗日戰爭爆發後,丁玲擔心遺失這件珍貴的文物,於是寄給身在大後方的胡風保管,此後,直到1982年,胡風從四川回到北京,纔將歸還丁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