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謀高屋建瓴,立足於最高國際層面上解決這一問題(新冠疫情),我在此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在局勢穩定之後儘快召開聯合國緊急特別會議。會議的主要議題應着眼於修正目前的全球議程,具體而言,我呼籲各國領導人將本的軍費開支削減10%到15%。爲了能將人類引向新共識、新文明,這是他們現在應該做的起碼的事情。”

當地時間4月15日,在美國《時代週刊》一篇專題文章當中,前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如是寫道。受《時代週刊》所邀,就當下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機及其他相關議題,許久未曾在公衆面前露臉的戈爾巴喬夫,寫下了這篇題爲《當這場流行性疾病結束之後,全球必須團結一致》的文章,爲人類在後新冠肺炎時代的走向,提出了一些個人看法。

《時代週刊》對戈爾巴喬夫的簡介是:唯一獲得和平獎的蘇聯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在文章中提到,新冠肺炎毫無疑問是目前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巨大威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至於如何才能擊敗這個共同的敵人,人類需要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戈爾巴喬夫以親身經歷爲例,引述了上世紀80年代美蘇的核裁軍。他表示,當時美蘇兩國領導都意識到核武器會對所有人構成威脅,核戰爭既不能掀起,也無法取得勝利,因此雙方最終達成了共識。時至今日,核武數量相較當年已削減了85%,但威脅依然存在。

雖然題目看似很宏大,但實際上這篇文章裏頭的論點論據並無任何新鮮之處。戈爾巴喬夫反覆強調,戰爭和軍備競賽無助於解決當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要緊問題,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卻也是失敗的標誌。他認爲,目前的首要認爲應當是保證人類的安全,這需要水、食物、清潔的環節,並且關心人類的健康。如果各國政府還要繼續在軍備競賽上浪費金錢,那麼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無論要我重複多少遍我都不會改變自己的觀點:我們需要的,是將軍事化元素從全球事務、國際政治和政治思考中剔除出去。”戈爾巴喬夫如是寫道。爲此,纔有了文章開頭的“各國主動削減至少一成軍費”的提議。

應該說戈爾巴喬夫的觀點在西方新自由主義精英當中還是很有市場的,但是這種毫無營養的觀點和論述,換了任何一個關心國際時局、心繫人類和平的人都能說出來。有幸賺到《時代週刊》這筆稿費的卻是戈爾巴喬夫而不是他們,主要還是因爲戈式是迄今爲止唯一一個在兩強對抗中主動選擇繳械投降的前大國領導人,是正兒八經有實操經驗的主,所以他的言論在西方主流媒體上就顯得特別有分量。

然而後冷戰時代國際形勢的走向卻告訴我們,真實的世界遠沒有戈爾巴喬夫所描繪的那麼美好。蘇聯並沒有由於放下屠刀而立地成佛,美國更不會因爲剪除大患而有所收斂。如果說戈爾巴喬夫當年的做法對於我們今天抗擊疫情能帶來什麼有益啓示,說白還是應了那句老話: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