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新興市場國家,GDP在2019年也已經達到了2.85萬億美元,超過了英國成爲世界第五。經濟實力實力的增長,助長了印度軍事擴張,其軍費一漲再漲,2018至2019年財年印度軍費高達4.31萬億盧比(約合602億美元)。軍費中除了正常軍事開支之外,主要從美印等國購買和補充軍備。印度處於南亞次大陸,北鄰我國、巴基斯坦等國,而且均有邊境爭端。邊境多山地、高原、峽谷地貌,所以印軍一直非常重視山地部隊的建設和發展。

(印度山地部隊)

近日我國軍事專家、《現代武器》雜誌高級編輯黃國志發表的一篇文章引起印度媒體廣泛關注,爭相報道,因爲其對印度山地給予了高度稱讚。在這篇文章提到,“目前,擁有高原和山地部隊的世界上最大,經驗豐富的國家既不是美國,俄羅斯,也不是任何歐洲強國,而是印度。”《現代兵器》雜誌是國內較爲有名的綜合性的軍事和國防雜誌,隸屬於國有的中國北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如此高度,這也難怪印度媒體會嗨起來。

(印度山地部隊)

那麼印度山地部隊實力究竟如何?

印度山地部隊實力確實很強,這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邊境衝突被打醒之後纔開始重視起來的。目前印軍主要有12個專業的山地作戰師總共有20萬人之多,這個規模絕對是世界第一,在其建制中建立有3、4、33三個軍,最新的第17軍也要在年底組成了。印度山地部隊優勢主要在於其專業性,這主要體現在幾個主要方面:

一方面是技能優勢,印度山地部隊登山技能很高,甚至還廣泛招募專業登山隊員和業餘登山隊員進入部隊。除此之外幾乎每個師都配備相當數量的專業山地後勤保障人員。另外一方面高海拔部署,以鍛鍊隊伍耐受性,據黃國志稱印度僅在錫亞琴冰川地區建立了數百個哨所,海拔超過5,000米,駐紮了6,000至7,000名戰士。第三方面從裝備的專業性,山地作戰其裝備自然與其他環境完全不同。印度着手從國外進口和本國研發兩方面入手,進行補充。不過其中主要以外部裝備爲主包括最輕的美製155毫米榴彈炮,奇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等,還有其他專業輕型裝備。

(奇努克重型運輸直升機)

對於軍隊而言,只有經過實戰才能鍛鍊和檢驗其真正的作戰能力,印度可以說在山地戰方面也是有豐富經驗的。其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山地區域常年對峙,大小衝突不計其數,不僅要面對巴基斯坦的正規軍,還要進行鍼對分離主義的反恐作戰,有時候情況複雜程度堪比美軍在阿富汗。不過在多年對峙中總體處於優勢地位。在此過程中印度山地部隊建立了完善的指揮系統,在應對相關突發事件時反應很快。

(山地作戰極其複雜)

印度山地部隊有短板麼?

這個是肯定的,實力比較強不代表,就不是沒有弱點。印軍的弱點也很明顯,部隊本身腐敗十分嚴重,無論是軍需採購,日常管理,這直接影響軍隊的意志和戰鬥力。另外印度軍隊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武器裝備過分依賴進口,這就決定了其武器裝備雖然很先進,但是彈藥補給維護完全受制於人,一旦衝突持續,那麼必然陷入被動,好裝備也會變成一堆破銅爛鐵。

(AH-64)

印度現在已然不是當初那個區域大國,現在也已經成爲世界性大國。這個國家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也有其自身優勢,不應該再被一些調侃所矇蔽,要有所警惕。地緣政治博弈往往不是兩個玩家的事情,其牽扯到多方利益,印度主要優勢其實還是在於其地緣環境十分優越,處於大陸的邊緣地帶,這使得其要面對的壓力很小,而且單一,並且也能夠左右逢源獲得更多聲援和支持。這也就是爲什麼其山地部隊可以得到諸多美式裝備原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