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怎么能上征信?

——听说过捷信么

最近各网贷平台频频官宣对接央行征信,本来网贷长期作为“编制外”的一员,如今转正到“体制内”本是好事一件,但评论区却迅速沦陷成网贷老哥们集结的营地,看来子弹已上膛,必须得飞一会了。

老哥们认为“高利贷们”对接征信,会造成对逾期人员的不公,也会让借款人重新沦为弱势群体。

所有的便宜都给平台占了,损失却都算在借款人头上,他们本身做的就是借贷的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道理?

但事实上未必如此,目前对接征信的平台日子并不好过。

平台起诉屡遭败北

不久前捷信起诉借款人一事,就堪称两度逆转的年度大戏。案件一审中捷信被判“高息”,判定借款人只需按照24%(年化利息)再偿还1014.02元即可。

捷信公司不服判决选择上诉,而二审的判决再度打肿了平台的脸,按照超过年化36%部分冲抵本金的原则,裁定一审无效,判决借款人只需偿还308元

这此可是赔了夫人又赊兵,连续打了自己两个耳光,很多网友不禁发问:脸肿了不?

当然不少网友也发问自己的网贷是不是不用还了,坐等平台起诉可至少能省一半的利息?

无独有偶,其他平台的起诉进程也并不顺利,多平台起诉均被以“利息过高”、“无放贷资质”、“涉嫌违法”等原因驳回上诉

合规监督平台,利好借款与出借双方

虽然目前为数不多的P2P平台依然是以退为主,但几千家平台的历史遗留问题却不容小觑,政策首先会大力保障借款人的基本权利,其次还要给千万出借人一个交代。

所以才会在严打“暴力催收”与“逃废债”中同步进行,而相关部门驳回“高息”平台的起诉,无疑增添了借款人和平上岸的协商底气,在合规之内以合法的手段打击“逃废债”才是未来的主流。

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退息事件(详情可以翻看我之前的帖子),不过是中介朋友率先对风向的一种解读。

而结局总是惊人地相似,日本为打击横行的“高利贷”市场,而推出的《利息限制法》中规定超过的利息需返还(年化20%),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高利贷之王”武富士的破产。

而直到武富士破产很长时间之后,官方网站仍有一个热线电话健在,默默地等待着借款人去领取曾经多付的利息。

单选|如果可以协商上岸的话,老哥们倾向于那种解决方案?

一次性偿还本金及可接受的利息
分期偿还本金及可接受的利息
其他
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