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開頭,請允許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你認爲目前全球最大的危機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大家的答案一定有很多,比如環境的不斷惡化,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核武器的發明,以及目前正在全球爆發的新冠病毒等等。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科學的進步也是目前全球比較嚴重的危機。

對於科學,我們確實受益匪淺,它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生產方式,讓我們從簡單的重複體力勞動轉向了機械化,技術化。因此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豐富了起來,科學的進步,徹底將我們人類推到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人類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地球霸主,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似乎也到了科學突破期。

現在的科學正在用“科學”去證明,科學其實並不科學,如果有天,“科學”告訴你,愛因斯坦、霍金、牛頓、達爾文等一衆科學家的理論都是錯的,你所瞭解的一切科學知識都被“科學”推翻,你會怎麼想,你會不會開始懷疑人生,到底什麼纔是真理,那些架構在這些基礎上的科學理論都會全盤被否定,我們通過數百年建立起來的文明根基就此崩塌,你會不會很崩潰?

接下來我會講兩個關於科學的例子,這兩個例子足可以顛覆你的三觀。

一、薛定諤的貓

薛定諤的貓這個實驗雖然你科學並不知道他的具體形式,但是你一定多多少少有聽說過,它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

實驗開始:在一個密封的盒子中,有一隻貓,還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鐳,還有一些足可以毒死貓的氰化物,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發生了衰變,就會觸發機關,氰化物就會被釋放,貓就會被氰化物毒死,但是如果鐳不發生衰變,機關也就不會被觸發,貓就會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放射性物質鐳處於衰變和不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不衰變就衰變,不會出現第三種情況,同時盒子是密封的,在沒有打開盒子之前,誰都不知道里面的貓是死貓還是活貓,這時候,盒子裏的貓應該是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而這隻既是活貓又是死貓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的貓”。

想要知道里面的貓到底是活貓還是死貓,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打開盒子,外部觀測者在觀測貓的時候,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之後才能確定,我們就能知道它是活着的還是被毒死了,如果沒有打開盒子進行觀察,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貓是死是活,它將永遠處於半死不活的疊加態,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這直接導致微觀物理學知識能夠解釋宏觀物理學,但是宏觀物理學知識無法解釋微觀物理學。又與現在的主流科學相悖。好似已經被宏觀物理學解釋的一些現象,現在又不能解釋了,或者說理論支持不強了。

二、雙縫干涉實驗

當你在家觀察一隻飛行中的蒼蠅的時候,儘管它不停地飛來飛去,繞的你眼花繚亂,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它在每一個時間點都會出現在一個位置,這就是粒子性。如果你往平靜的水中扔一顆小石子,水就會被小石子激起一層層的漣漪,這就是波動性,但是如果你連續扔了兩個小石子,當它們產生的漣漪相互接近的時候,就會產生波的干擾現象。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去觀察一個現象,要麼表現爲粒子性,要麼表現爲波動性。但是如果將其放在微觀物理學中,這一切就不同了,因爲在微觀世界中,那些微小的粒子會呈現一種神奇的現象“波粒二象性”,說的簡單一點,這些粒子的行動方式既是粒子性質,也是波動性質。

爲了證明這一現象,蒂賓根大學的克勞斯·約恩松在1961年突發奇想,設計出了一個雙縫干涉實驗。

起初這個實驗沒有得到多少人的關注,只是認爲電子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是在1974年,米蘭大學梅里教授對克勞斯·約恩松的雙縫干涉實驗進行了改進,讓這個實驗變的恐怖了起來。

與此前不同,他爲了能夠清晰地看到電子的出入,他特地安裝了精度非常高的攝像儀器,實驗的形式和克勞斯·約恩松的實驗形式一樣,都是將單個電子一一發出,但是實驗結果卻與克勞斯·約恩松的實驗結果不一樣,屏幕上出現的並不是多條明暗相間的干涉條紋,而是隻有兩條亮紋。實驗的過程被攝像儀器記錄了下來,電子就像是粒子一樣,一個個的通過左邊的縫隙和右邊的縫隙,然後在屏幕上形成兩條亮紋。

梅里也感覺非常的奇怪,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他又反覆地進行了好幾次,但是實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最後還是會形成兩條亮紋。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關掉了攝像儀器。但是神奇的一幕再次出現,在關掉攝像儀器的那一瞬間,屏幕上呈現的不再是兩條亮紋,而是克勞斯·約恩松實驗中的多條幹涉紋。

於是梅里教授開啓了反覆開關機攝像儀器的實驗,果不其然,那些干涉條紋也不斷的浮現和消失。這太神奇了,當你監控電子運動的時候,它就會以粒子的形式呈現,當你關掉監控設備的時候,它就會以波的形式呈現。電子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樣,它們居然有了意識。這也是這個實驗的恐怖之處。

“雙縫實驗”的結果,使人們或多或少的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如果我們沒有觀測的時候,那些除了我們自己可以觀測到的人和事以外,其他的很多人和事會不會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當我們觀測到某個人的時候,這個人就變得真實了,也就是以粒子存在,當我們不觀察他的時候,他會不會又回到了波的形式。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文章看到了這裏,大家有什麼感想?科學到底是不是真像,不是,科學不是真像,因爲大家好像發現了什麼,大家似乎發現,原來被發現的那些科學規律其實並不科學,反而以前認爲不科學的一些東西,現在倒是變得科學了起來。

就比如說,很多西方的醫學家認爲中國的中醫是僞科學,尤其是中醫中的筋絡,更是憑空想象,憑空捏造,認爲中醫未被科學論證,但是誰又去論證了現有科學的“科學性”呢?

科學技術發展到如今,我們能夠真正看清的世界只有整個世界的不到5%,這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所說的,我們的眼界還是不夠開闊。

我們現在引以爲豪的科學,在1000年後,會不會就是一場笑話,就像1000年前的人類,他們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地球要圍繞着太陽運行,不知道有空氣,當然他們更不可能知道粒子、電子,他們認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太陽是可以被射下來的。

我們要了解的未知世界還有很多很多,畢竟我們經歷了數百年的科學研究,纔看明白了世界的5%,那麼剩下的95%中所包含的有什麼?在這未知的世界中,爲什麼不能包括現在不被“科學”認知的東西呢?我們看不見不能代表不存在,就像你和一個人說,靈魂是存在的,他說沒有見過,並懟你說:眼見爲實,沒有親眼見過就是沒有。爲什麼靈魂就不能在這未知的95%之中?

關於“科學”能證明“科學”嗎?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