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就小說《三國演義》發表個人觀點,

無關正史,

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劉玄德從一個賣席的草根成長爲蜀國的開國之君,他的身上有很多的閃光點。比如智謀,比如逆商。但是,劉備似乎總以文弱形象示人。桃園三結義,三人一拍即合,按理說相似的人才能會惺惺相惜,關張都是武功高手,劉備憑的僅僅是皇室宗親的身份嗎?

我認爲不是。

能走在一起的一定是氣質相同的人。當然,這其中也有他們共扶漢室的願望。然而張飛能請劉備與關羽三結義,尊劉備爲大哥,劉備除了皇室宗親的身份之外,自身武藝應當不差。很難想像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會有兩員猛將心甘情願地輔佐,甘願爲下,畢竟那些智慧啊性格魅力啊什麼的,這些“軟”實力需要時間逐漸發揮體現。

通讀文章,縱然羅貫中沒有明寫劉備的武藝如何。但是仔細尋找,還是能夠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小說第一回介紹劉備曾師事鄭玄、盧植,與公孫瓚爲友。雖然盧植在文章中沒有重點介紹,但是第一回中有提及,在討伐張角中,盧植爲中郎將,帶兵五萬,討伐張角十五萬,戰役於廣宗,未見勝負。可見盧植頗有軍事才能,一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武藝一定不差。那麼劉備是他的徒弟,可見也具備相當的實力。小說第一回也提及到了,劉備在討伐黃巾軍的戰役中指揮局部戰役在涿郡和青州取得勝利,他的智謀可見一斑,而身在亂軍之中,至少具備一定的防身本領,不然,他也不敢深入戰場。

劉備所使的武器乃是良工打造的雙股劍,雙股劍一定是比單劍難度要大,由此可推,劉備的劍術應當不錯。

小說第二回中提到了劉備的箭法。“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玄德發箭,中其左臂”,雖然一箭未射死,也可見劉備箭法不錯。又“孫仲引賊突出北門,正迎玄德,無心戀戰,只待奔逃。玄德張弓一箭正中孫仲,翻身落馬。”再一次體現了劉備的箭法。可見,劉備的劍法和箭法都是不錯的,不但可以和人正面對敵,而且指揮作戰有謀略。要知道,早年劉備也是親自打天下的。開國之君,向來如此。

難怪在“三英戰呂布”時,劉備一上場,呂布不久就撤退了,可見劉備的武藝即使無關張之能,也不是喫素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