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是兒童鍾愛的座駕,爲了滿足孩子的願望,也讓孩子身體得到鍛鍊,很多爸媽都會給孩子買一輛自行車。

但是家長們知道嗎,小孩騎單車可能隱藏大風險。

9歲的小龍跟小區的小夥伴騎單車玩,結果不慎摔倒,車把手撞倒右側下胸部肋弓處,隨後感覺腹部疼痛。

小龍媽媽立即送兒子趕往廣醫二院急診就醫,竟查出肝破裂!

該病例初步診斷爲,腹部外傷,肝破裂出血,如出血不能控制,孩子可能因爲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所幸醫生及時爲小龍進行緊急手術,成功挽救了他的生命。

醫生提醒,家長要提醒孩子騎單車時注意安全,如果不慎摔傷,特別傷到胸腹部,有時皮膚表面傷口可能看起來較輕,但有可能已傷及內臟,需提高警惕。

自行車車確實很大程度上

方便了市民短距離出行

成爲了一些人出行的新選擇

不少人都青睞這種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

然而,未成年人騎行自行車所帶來的

一些安全隱患也正慢慢浮現出來

2019年10月12日,贛州市

一名14歲學生的大腿根部

被一輛自行車的車頭把手插入

2019年7月10日

商丘一名男孩右腿被自行車車把插入

2019年1月,廣西梧州三名兒童

同騎一輛共享單車

過馬路與直行小車發生碰撞

隨後司機將其送往醫院

坐在車籃的小朋友小腿骨折

2018年6月24日

惠東一名小孩在騎自行車時不慎摔倒

右腳卡進輪胎無法拔出

2018年8月16日

一名11歲的江西小姑娘在山上

騎自行車玩耍時突發意外,搶救無效身亡

每次看到孩子出事,在心痛之餘,也忍不住想到背後的問題: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沒有看護好自己的小朋友,日常有沒有加強安全意識的灌輸?有沒有要求孩子騎車的年齡?

不滿12週歲,不得駛自行車:

早在1988年我國發布的《道路安全管理條例》中就明確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在2004年發佈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也提到,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週歲。

對12週歲以下孩子騎行自行車或共享單車的行爲,有些人會不以爲然,大多數家長都存在這5個誤解:

誤解一:現在的孩子身體發育比較早,成人們覺得“小大人”騎行自行車不會有什麼問題。誤解二:孩子騎行共享單車可滿足其短時間的出行需求。誤解三:讓孩子練習、積累騎行單車技巧很有必要。誤解四:孩子是未成年人,獨自騎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與己無關。誤解五:家長覺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騎自行車了,現在換作孩子也沒有問題。

但其實小孩子騎單車很容易摔倒或者發生碰撞,而且小孩的肝臟和脾臟都是血供非常豐富的臟器,且容易受外力撞擊而出現破裂,摔倒時若車把手頂撞到胸腹部肝臟和脾臟所在部位,肝脾很可能因爲猛烈的撞擊而破裂出血。

所以,建議滿12歲的孩子騎單車時,家長最好在旁邊輔助照看,控制好速度,裝上平衡輪防止孩子不慎摔倒。

若不慎受傷後出現頭暈、臉色蒼白、腹痛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就醫,不可輕視。

當家長陪孩子騎自行車的時候

從一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騎車習慣

1.正確佩戴頭盔

記住:沒有頭盔決不騎自行車。事實表明,在自行車意外事故中,正確佩戴頭盔能大大的降低事故的死亡率。

2.學會觀察周圍情況

不要在路的中央騎車,不要在路的左邊右邊換來換去的騎車,儘量在人行道或自行車道上騎車,堅決不逆行;

如果前方有大卡車,不要試圖在大卡車後面或旁邊騎車,而是要放慢速度或者停下來,讓卡車遠離自己;

前方有公交車站時,要提醒孩子停下,因爲上、下車的人比較多,等乘客上、下車完畢之後再開始騎車;

要和前面的行人或騎車的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他們突然停下來,孩子剎車不及時撞到他們;

3.遵守交通規則

在有紅綠燈的路口,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不搶行,不磨蹭;即便是在綠燈可以通過的時候,也要遵守“向左看、右右看,再向左”的原則,確認周圍都安全之後再過馬路。

如果要拐彎,一定要學會打手勢,(左轉伸左臂,右轉伸右臂)讓後面的車輛知道騎車人的意圖,避免在沒有看清前後交通狀況的時候突然拐彎。

4.剎車時要小心

不要在人流車輛比較多的地方突然剎閘下車;

下坡的時候儘量要輕輕捏閘,防止猛然捏閘而摔倒;

下坡的時候如果捏閘用力過猛,會導致車子前翻,所以如果有可能,下坡儘量提前捏後閘減速更安全些。

5.不要騎車追逐或邊騎車邊做其他事

不要和其它夥伴在比較窄的路上並列騎車,更不要和小夥伴比賽誰騎得快;

如果騎車的過程中突發一些事情,比如沙子迷了眼睛,車輪中捲入了樹枝等物體,不要試圖邊騎邊解決問題,而是一定要先把自行車停下來再想辦法解決。

本期編輯:楊子葉

來源:金臺資訊、中國警方等

《安徽啓蒙狗》法律顧問:何振國(安徽九華律師事務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