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内可谓是风起云涌,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风云人物,他们或割据一方,又或是地方一霸,还有的人看着似乎籍籍无名,却对整个局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比如笔者今天要说的这位晚清民国富商陈衍庶。对于陈衍庶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要提到东北王张作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先生,或许大家都不会陌生。陈衍庶曾收过两个儿子,一个为嗣子(过继来的孩子),一个为义子,他们二人就是陈独秀和张作霖。陈独秀后来创立我党,即中国共产党;张作霖日后则成为东北王。

陈衍庶曾在清廷为官,他为官期间积累了大量财富,识时务且腰缠万贯的陈衍庶看清时势,早在清朝覆灭前便辞官回乡,他也算是名利双收,并且万贯家财得以保全。陈衍庶懂得识人辨事,张作霖在未发迹,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时,陈衍庶便对他格外看重,还收他为义子;陈衍庶与陈独秀是叔侄关系,早在陈独秀17岁时,陈衍庶便看出他日后定是有远大前程。

陈衍庶的人生遗憾

对于旧社会时期的人而言,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可是还有一件事更为重要。正所谓“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丛,陷亲不义;二曰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三曰不娶无后,绝其袒祀”。旧社会时期的“香火延续”是格外重要的,若没有子嗣,便认为是不孝。简单来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日俄战争期间,中国商人乘机贩运马匹以获得暴利,而当时马匹都需要经过陈衍庶的管辖地界。凡是有马匹经过,都需要抽取牲口税,并且这部分税收是不用上缴清朝国库的,后来便进了陈衍庶的腰包。通过收取牲口税,陈衍庶很快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直到辛亥革命前夕,陈衍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且功成身退。然而,陈衍庶虽然名利皆显赫,可是还有一件大事未了。

陈衍庶在族谱上的画像

陈衍庶先后娶妻3房,可是三房妻妾都没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从这一点来看,陈家偌大的家业似乎没有人能够继承了,并且“香火”也要断了。民国富商已经是后继无人,为了使陈家的家业后继有人,陈衍庶最先相中兄长的次子陈独秀。

一心革命,父子殊途

陈衍庶终归是晚清臣子,他所接受的思想必然与陈独秀不同,陈独秀所在乃是思想大碰撞时期,因此与继父之间一直存有芥蒂,甚至不认同这位继父。陈独秀17岁那年参加府试,并考中秀才第一名,陈衍庶更加看重陈独秀,并且还在陈家祠堂办理了过继的正式手续。并且在东北为官期间,陈衍庶几乎一直都把陈独秀带在身边,还亲自教导他为官之道。从陈衍庶对陈独秀的照顾可以看出,他对陈独秀是抱有非常大希望的。

子承父业在当时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陈独秀在参加革命后,他的思想便开始发生转变。在新思想的影响下,陈独秀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他甚至从未跟人提起过自己的继父,即便是在自传中也是只字未提。不仅如此,陈独秀还一直对外称自己从小就是“没有父亲的孩子”。继父陈衍庶对他开始失望起来,陈独秀也不愿依赖继父的财产为生,宁愿过着非常穷困的生活,他还因与结发妻的同父异母妹相爱而被继父赶出家门。

陈独秀一心参加革命工作,并且多次遭到反动当局的迫害与通缉,致使陈家多次遭受牵连。在陈衍庶看来,自己是清朝的官员,而自己的嗣子却是革命党人,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父子二人道不同,终归殊途。陈独秀虽然与家庭关系不好,但他所参加的革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后来还与李大钊等人一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

义子张作霖,大恩大德铭记于心

张作霖是中国近代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被称为“东北王”,从一位贫苦农家小伙,一步一步走上北洋政府元首的位置,其中有许多贵人相助。张作霖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后来还投身于绿林,并且势力不断壮大。清政府曾派兵征剿张作霖,无力征剿后将其招安。在此期间,张作霖遇到一位贵人,他就是陈衍庶,并且主动拜其为义父。

剧照

陈衍庶在新民府当知府期间,朝廷命他出兵征剿土匪。陈衍庶得知张作霖曾在甲午战争期间担任过伍长,由于环境所逼才去当土匪,于是收编了张作霖。后来,陈衍庶在与张作霖相处后发现,张作霖不仅勇猛,还非常机智敏捷,于是让张作霖负责知府的安全保卫以及担任陈衍庶的贴身保镖,由此可以看出陈衍庶对他的信任。张作霖会做人,他懂得感恩。

张作霖非常敬重陈衍庶,并且跟随陈大人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于是萌生了拜陈衍庶为义父的念头。张作霖自幼便没有读过几天书,他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的用处,若一直都是乱来莽撞,日后难成气候。一次,张作霖前去见陈衍庶,发现陈大人在亲自教陈独秀读书,他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不禁触景深情直接向知府大人面前一跪,连磕三个响头,恳求道:“知府大人凯恩,小人幼年丧父,没有读什么书,请大人收小人为义子,教小人读书识礼。”

陈衍庶连忙弯腰扶起张作霖,他觉得张作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并且读书识礼也是一件好事,于是收下张作霖为义子。张作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一直认真学习,跟随陈衍庶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后来,张作霖成为了“东北王”,但凡是陈家人来访(陈衍庶已病故),他都是热情款待。张作霖对义父陈衍庶的大恩大德,一直都铭记于心。

百晓生说

1913年,陈衍庶病故,张作霖感慨万千,他对陈衍庶的侄儿说:“本人能有今天的红运,全靠义父大人的栽培,义父对我恩重如山,张某永远铭记在心!”反观嗣子陈独秀,继父陈衍庶病逝时,他因参加“二次革命”遭到通缉,并且陈家也受到牵连被查抄。陈衍庶与陈独秀本为叔侄关系,后来又是父子,可陈独秀却还没有一个外人做得好。张作霖将陈衍庶的恩德记了一辈子,并且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或许父子二人的确有思想上的差异,二人的境界也有不同,但父子情义一直还在。陈衍庶把他当成是自己的亲儿子,并且凡事都是悉心教导,最终换来的却不是感恩回报,而是父子之间的代沟芥蒂。

相关文章